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读娱。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头部网综《奇葩说》的导师团队变化,让一篇题为《高晓松:网红累了》的文章狠涮了一把朋友圈,也让新晋导师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读娱君了解到,《奇葩说》导师中,“诗和远方”的高晓松将继续流浪,“说话之道”的蔡康永和“永远”的马东留任;而新晋入伙的除了在《奇葩大会》小试牛刀的何炅(担当议长一职)之外,还有离开公众视线有一阵子的知名主持人张泉灵,以及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
“内容创业”时代,“罗振宇”是一个无法绕得过去的名字,他用“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拔插,自由协作”来为自己定价,一不小心把自己插在了内容战场的制高点;在拥有内容创业旗手意气风发的同时,他也会发出“如果有一天你们发现我看不惯你们了,请记住一定是我老糊涂了,我混蛋。”的感慨。时间的记忆是不公平的,因为它用很多刻骨铭心的故事做底,仿佛这世上的一些事,都在为某一个人的传奇埋下伏笔;时间的脚步也是不停歇的,就像海边静坐的背影――瞬间的一生注定守不住大海的永恒。或许,弄潮儿的罗振宇也有着相同的恐惧,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这个你曾有力拥抱过的时代遗弃,再也跟不上它的脚步。
而在时间的潮流中拍打出浪花朵朵的《奇葩说》呢?奇葩的言论、奇葩的思想、奇葩的人,这些各式各样的“脑洞”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思考,也折射出更多迥异的人生色彩,而这或许才是吸引这个“舍不得死”、“害怕看不着后面世界”的罗振宇参与其中的原因所在。毕竟,体会不到当下,伤感回望还是恐惧未来皆是枉然。
当然,善于革新的人总是善变的。在2017年的开篇,罗振宇又一次刷新了外界对于他的认知。暂停《罗辑思维》,视频换音频,到现在的加盟《奇葩说》,罗振宇从“罗辑思维”的确定、拒绝模棱两可到冲突、不按理出牌、少有严密逻辑的《奇葩说》,这个决定越发验证了他那句有点“欠”的名言――你们想的,都是错的。
可罗振宇自己想的都是对的吗?读娱君不知,或许加盟《奇葩说》的罗振宇也未必清楚,但是,其主讲的《罗辑思维》和《奇葩说》却有着不可忽略的同质――都在比会说话,都在讲述“有用又有趣”的思想或人生选题。
罗振宇加盟《奇葩说》并非偶然,读娱君了解到,在第三季中其就曾以“男神”参加过录制,并留下了不错的语录。在看完一段“女下属在男上司面前放屁”的视频后,高晓松说“听口音不像本地人”,而罗振宇的说法则“笑点”难掩――“你猜我昨晚吃了什么?猜对了发红包”、“本来这个是要卖的”,由此可见其与《奇葩说》的契合。
1997年就进入央视的张泉灵,2000年担任《东方时空》的总主持人,并以《新闻会客厅》《焦点访谈》等成为全国知名的主持人。张泉灵虽然主持的都是严肃的新闻节目,但其主持风格自然、理性,也让其斩获了千万粉丝。和马东、罗振宇一样,张泉灵也主动求“变”,从央视离职后加盟紫牛基金,从一个主持人到互联网风投,跨度不可谓不大。此次“老友重逢”《奇葩说》,再加上何炅和蔡康永,这些“最会说话的人”集于一“幕”,将会是怎样的景象?
作为一档让诸多“会说话的人”通过“会说话”获得商业成功的节目――《奇葩说》和米未传媒可谓是“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曾几何时,电视辩论也是红红火火,但红火之外,那些“会说话的人”最终际遇平淡。而《奇葩说》不仅激活了蒙尘的辩才们,也让那些“会说话的人”走到台前,成为舞台的主角获取荣光。而且,每一期节目,每一个观点,除了笑声,似乎也让观众们一起随之思考、沉淀。一个可以让人“学而思”的节目,同时不乏有趣和生动,这正是《奇葩说》难能可贵的地方。
2017年的网综市场将会迎来更多的大制作、大机构的进驻,网综的量级也将越来越大,“真人秀”“选秀”“户外”“喜剧”等形式层出不穷,但以2017年第一季度的表现来,抢眼的不多。相比之下,《奇葩大会》拉来何炅以及诸多新面孔的出现,还是吸引了相当的关注,这也给《奇葩说》第四季做了很好的预热,一方面让何炅通过《大会》熟悉《奇葩说》,更好的行使“议长”的职能;同时,罗振宇和张泉灵作为“会说话”导师的登场,也让所有人都想一窥究竟,下一场的《奇葩说》会给大家带来哪些惊喜。
网红走了,老司机们来了,不论是对于《奇葩说》和“会说话的人”塑造的荣光之路,还是米未传媒团队对于年轻人市场以及舆论场议题设置能力的考验――《奇葩说》第四季,或都可期可待。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读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