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成功并购南昌济顺制药后,7月再度重拳并购辽宁康辰药业
7月16日,中证万融旗下的山东沃华医药发布公告称,以18145.80万元的价格收购辽宁康辰药业51%股权,被业内解读为中医药领域的又次“连横”。而不到两个月前的5月20日,沃华医药刚刚发布“变更2008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部分募集资金投向用于收购南昌济顺制药51%股权,交易价格为11985万元”。
经济新常态下,不少企业瘦身解套,甚至断臂求生,而沃华医药,这家平素不显山不露水的上市企业,却逆势而动在兼并重组舞台上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给风云诡谲的资本市场带来一抹惊艳。
七月的北京,酷热难耐,但却阻挡不住记者探索的步伐,如约与公司董事长赵丙贤在朝阳区东三环南银大厦的办公室相见,刚一落坐,便被挂在墙上的一幅幅照片吸引,巴菲特的身影无处不在!“人活着要找一个榜样,我的榜样就是巴菲特!学习巴菲特做人做事的长处,把规律和成功模式研究透,然后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创新复制,就会走向成功。”中国巴菲特―赵丙贤是这样定位自己偶像的。
水到渠成的收购
两个月收购两家公司,在别人眼里不可思议,但在赵丙贤看来却是水到渠成的事。
据了解,沃华医药是一家专注于心脑血管中成药领域的上市公司,公司主导产品心可舒片是国内心脑血管领域临床应用时间最长、最成功的中药品种之一。此次收购的康辰药业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主导产品为骨疏康颗粒(胶囊),是独家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中药新药,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医保产品,为卫生部批准的第一个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
沃华医药和康辰药业成功联姻,除了两家公司的产品同属于中老年长期慢性病种业务,还因为她们都是中证万融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在生产管理、研究开发、销售终端等领域有许多契合和共通之处,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协同增效。
“沃华医药是2002年中证万融收购的第一家医药企业,而康辰药业2010年加入集团,虽然加盟集团时间相差八年,但在集团统一的理念及管理体系下,两家公司发展势头都很好。”赵丙贤说,2010年康辰药业主导产品骨疏康销量只有200万盒,如今已达到了750万盒,2015年实现了28%的业绩增长,远超行业11%的增幅。
手心手背都是肉,在资本市场低迷时期,“当家人”赵丙贤继沃华医药重组济顺制药后,再次迈出坚实步履,此次收购康辰药业51%股权,赵丙贤无疑又打出一记漂亮拳,沃华医药的“大健康战略版图”再度实力拼接,无疑也让投资者刮目相看。“企业整合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文化。大家习惯不一样,生硬地捆绑在一起,冲突会很大。而这两家企业被集团收购后,在财务、管理等方面愈加规范,大家在文化上是相通的,收购后改变的只是股权关系。”在赵丙贤看来,由于其理念、战略、管理的高度一致性,两家公司资源共享、协同增效空间巨大,将会最大程度地降低整合风险,不仅会开拓出一个潜力巨大的细分治疗领域,还可减少对单一品种的依赖,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
赵丙贤所说的文化,就是他在《资本运营论》、《有效动作论》中阐述的企业文化理念。在这些论著中,赵丙贤指出,企业存在的根本就是核心理念,包括企业的核心使命和核心价值。“核心使命就是企业超越自身利益之上的永恒追求,超越自身利益才是永恒的意义。”
对此,沃华医药总裁张戈有着深刻体会。中证万融入主前,公司负债率高,人才匮乏,产品单一,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如今,沃华医药稳健成长,近几年连续获得潍坊市纳税优秀企业,企业净资产是改制前的50倍,现金流是改制前的56倍,净利润是改制前的50倍,体现了其势头猛进的强劲发展!
独家产品收购平台
了解赵丙贤的人都知道他是做投资起家的,说到与中药的结缘,就不能不提同仁堂。2000年2月,赵丙贤以自然人身份出资500万元,持500万股介入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二大股东。同年10月31日,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成为当时逾千家A股上市公司中首家完成分拆上市的公司。
“当时我就发现,中药产品生命周期无限长,能为人类健康创造价值,毛利润都在百分之七八十,净利润百分之十五到二十,而且很稳健。市场竟有这样好的行业,我当然愿意参与了。”赵丙贤说,自己就像发现了一座未被开发的金矿,义无反顾地投入进去了。
当然,赵丙贤投资中药并不是饥不择食,捡到篮里都是菜,而是把目光盯在中药独家品种上。回想2002年2月,他以1199.7万元现金,控股了潍坊中药厂,改名为潍坊沃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一年后的2003年,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更名为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沃华医药)。之后通过全面践行《有效行动论》,广泛运用“三要素四循环”等管理工具,企业经营状况逐步走上正轨,于2007年成功上市。又在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之际逆势上扬,成功完成定向增发,创造了资本界的传奇。
沃华医药成功上市后,2009年-2011年,赵丙贤又先后将西安世纪盛康、贵州长生药业、辽宁康辰药业、南昌济顺制药、通化卫京药业、云南腾药制药等六家优秀的中药企业纳入其投资领地,并出任这七家中药企业的董事长。
“收购之前,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亏损的,不亏谁卖给我们啊!中证万融强力进驻后的短短几年就实现了合作前后的两重天。”就此,赵丙贤分析了其中原委:中药行业需要规模效应,产品达到一千万盒以上才有效益可言,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如何让中药独家品种焕发生命力是对收购者最大的磨练。赵丙贤的经验是发挥平台效应,用中证万融的语言就叫“飞轮效应”,要持续发力,飞轮才能在每一圈堆集的动能基础上,越转越快,即便最后不怎么用力,飞轮照样飞速旋转。目前,中证万融集团麾下已收购三十多个中药独家产品,形成了强大且独具魅力的产品线。作为集团旗下第一家上市公司,沃华医药在2015年连续收购济顺制药和康辰药业后,拥有中药独家产品15个,其中7个独家医保产品,实现了构筑中药独家产品平台的关键步骤。这套组合拳既使得沃华医药避免了单一产品带来的风险和压力,实现其大健康和老年慢性病治疗领域的战略拓宽,同时也增加了其在中药行业及资本市场的话语权。
“十年磨一剑”,沃华医药经过十余年的卧薪尝胆,不仅自己化茧成蝶,还通过合纵连横与其他公司组成了联合舰队,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按照赵丙贤的计划,要把沃华医药打造成中药独家产品收购平台,“在完成对济顺制药、康辰药业的收购后,沃华医药预计实现近30%的业绩增长,这就是理念到动作到业绩的典型案例,这个过程也使我们摸索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收购模式”。赵丙贤也表示,“2015年沃华医药的核心战略就是要做扩张式增长,启动并购,复制公司核心竞争力,在目前渠道资源上搭载和做大更多独家产品,所以公司的并购目标远不止济顺制药、康辰药业两家企业”。
忠诚的价值守望者
作为巴菲特的铁杆粉丝,赵丙贤非常认同的一条定律就是要有耐心,只要投资的企业有价值,不要推测股价的变动,即使证券市场关闭几年也不要紧。
“虽然沃华医药接连的收购行为在股价上并未立即体现,但是我坚信只要企业做好了,最终一定会体现出来。价值决定价格,没必要刻意的去让股价涨。”对此,赵丙贤有着清醒的认识。一个合格的董事长不能天天盯在股价上,被股价左右,只追求暂时利益,否则市场喜欢什么就投资什么,没有长远稳定的目标,最终受害的是企业。“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要把专业做到极致,否则整天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如何让投资收购既成功又快乐,而不是吃不好、睡不香还赔钱,赵丙贤阐释了投资收购的三个“圈”两个“不”。
第一个“圈”是能力圈。在所有的竞争者中,自己要比别人更了解、更熟悉、更专业,能对这个企业进行更准确的估值。7月15日沃华医药成功收购康辰药业,就是因为知彼知己,能够进行更准确的估值。
第二个“圈”是护城河。护城河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决定性的,是利润能不能可持续的根本保障。像沃华医药等拥有好的中药独家品种的企业是有护城河的,这些独一无二的好品种是最值钱的,比企业任何其他资产都值钱。由于稀缺和不可复制,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独家品种还会不断增值。
第三个“圈”是安全空间。即把未来若干年经营性现金流做一个较为精确的预测,然后以一定的贴现率折现成今天的现值。如果计算出一个公司每股100元,现在市场价格70元,那剩下的30元就是安全空间。有时内在价值可能会估值错误,所以安全空间越大越好。
三个“圈”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只要长期、一贯、一致地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就不会吃不好、睡不香,也不会那么累和赔那么多钱了。
投资收购还有两个“不”。第一个“不”是不用杠杆,绝不借钱投资股票,尽量不借钱收购企业。其实买股票应该跟买面包的心态一样,越跌越买,但很多人是越跌越卖,越涨越买,这恐怕就是大部分人买股票时间越长,反而赔钱越多的原因。用杠杆比例越高,爆仓破产就会越快。正如巴菲特所说“有了足够的内幕消息,再加上100万美元,你一年内就可能破产”。
第二个“不”是不做短线。巴菲特说买股票和企业时要有“买入持有到永远”的心态,以这种心态去买,犯错误的概率会非常低。因为只有不准卖出了,买入才会更谨慎,成功率才会更高。
“我们20多年来一直坚持按照三个圈两个不去做,所以不论牛市还是熊市,也不论经济好还是差,实力都在不断地强劲增长。尤其遇到重大危机,例如近段时间的股灾,更加显示出这个方法极强的抗风险能力。现在的沃华医药就像一台开足马力的发动机,并购济顺制药和康辰药业后,还会有第三家第四家,真正有眼光的投资者会看清楚其中的潜力”,对于未来,赵丙贤充满了信心……潍坊日报记者 潘来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