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2时,市住建委、通州区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通州区商品住房销售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只有无房的京籍家庭,已有一套住房、但在通州落户3年及以上的京籍家庭,已有一套住房、近3年在通州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的京籍家庭,以及在北京没有住房且近3年在通州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的非京籍家庭这4种家庭,才能在通州购买商品住房。
关于通州商品房限购政策,有业内人士称,这是迄今为止最严厉的限购政策,也是全国首个针对直辖市局部区域出台的限购政策。而且,这一政策即日起立刻施行。
京籍购房人有房就会受限
这份《通知》称,为促进通州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市政府批准,8月14日,市住建委、通州区人民政府联合发文,决定加强对通州区商品住房销售管理。
这份文件,直接影响到一部分京籍家庭不能再购买通州的住房。《通知》称,对已拥有1套住房、无法提供在通州区落户满3年及近3年在通州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证明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销售通州区住房。
“这一举措,是现行限购政策的升级。在现行的本市户籍家庭限购2套、外地及单身限购1套的整体政策框架下,对通州采取的更高要求。”北京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说,这种措施,直接提高了区域购房门槛。
非京籍须“满五”“满三”
昨日晚间,关于通州区抬高限购门槛的消息一经发布,引发了一些市民的疑问。文中称,非京籍在通州买房需要在通州“满三”,而此前在京买房的要求是“满五”,这是否意味着通州向非京籍家庭降低了门槛?
“这种理解并不准确,《通知》中还有一句话,叫商品房销售管理其他规定不变。这意味着,在通州购房的非京籍人士,要同时满足在京连续5年缴纳社保或个税,以及在通州连续缴纳3年社保或个税的要求。”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规定,无法提供近3年在通州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京籍居民家庭,将无法在通州购房。
差别化政策保证通州“刚需”
昨天,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通州区开始施行的限购新政,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出现的、在一个城市内区域性的加强版限购方案。
对此,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限购升级,只针对市场偏热的通州区商品住房市场,通过合理抑制通州区域的住房投机投资,给过热的通州区商品住房市场“降降温”。
“新政着眼于优先解决通州本区居民的住房问题,保护他们的住房消费权益。”这位负责人说,“加强版”政策的目的仍旧是优先满足本地需求。
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可能会计划迁到通州工作和生活。他们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对在通州区的纳税、社保年限进行了要求,政策符合解决居住需求的迫切性、合理性原则。”这位负责人说。
近期,通州区新房、二手房成交量都有大幅上涨。对此,市住建委和通州区政府称,《通知》实施前,已在网上成功提交了购房资格申请的购房人,其交易将被算作“在途交易”,不会受到影响。
政策出台为控“炒房”苗头
这样的政策为何会在这个时间点出台?又出于哪些目的?在政策发布后,记者连夜对此事进行了追访。
近期,市住建委主任徐贱云做客城市管理广播时曾表示,受到非首都功能疏解消息的影响,通州区房地产市场开始热炒“副中心”概念,部分开发商甚至捂盘惜售。
来自市住建委的新建商品房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通州区新房成交单月套数分别为644套、243套、434套、543套、674套、1654套和1775套。总成交金额一度在2月出现低点,单月只有6.73亿元;而到了上月,这一数据猛增到了46.86亿元。
来自北京房地产业协会的数据也显示,从2011年1月以来,通州区占到全市成交面积的百分比也出现过大幅波动。2011年7月时,通州区当月成交面积占比只有全市的2.4%,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也不过是在十分之一左右浮动;而到了6月之后,通州区新房成交套数、面积占比居然占到了全市的五分之一强,相当于全市每卖出4到5套房子,就有一套在通州。
“通过这些监测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通州区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购房投资甚至投机的苗头。”北京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说。
他分析称,通州区建设市行政副中心,是个渐进的过程,过快透支政策利好,过多吸纳不合理住房需求,都不是合理现象。
“而且,这次限购升级只针对市场偏热的通州区商品住房市场,其他区县、其他房屋类型没有变化。”陈志认为,这种差别化的政策符合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分类调控精神,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市场差别对待、对症下药。
“市政府部门首次和区县政府联合发布通知规范市场,能体现出北京市对副中心建设和稳定通州房地产市场的重视,已经到了相当高的程度。”陈志说。本报记者 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