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热心市民在为陈得娟捐款后拥抱了她
陈得娟举着牌子,女儿坐在她身边。
对很多人来说,拥抱只是一种爱心的传递,但对于年轻母亲陈得娟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这几天,28岁的陈得娟,为筹钱拯救身患白血病的4岁女儿,在重庆两路口轻轨站,以“卖拥抱”的方式为女儿筹钱,一次拥抱十块钱。
女子“卖拥抱”十元一次
近日,在两路口轻轨站,记者看到了正在“卖拥抱”的陈得娟。在现场,她举起的牌子上,写着“卖拥抱,十元一次”。在她面前,摆了各种证件和证明。女儿娜娜戴着口罩,几乎是光头,坐在她的身边。
大量过往的市民从陈得娟身边经过,有些市民停下围观。在市民向她了解详细情况时,她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哭着讲述了发生在女儿身上的不幸。
陈得娟说,她是广东人,丈夫是重庆开县人,在孩子没有被查出病情之前,他们夫妇在山东打工。今年5月,4岁的女儿娜娜不小心摔了一跤,走路一瘸一拐。开始她和丈夫都没有留意,半个月后才发觉有点不对劲,于是把孩子带到医院检查。当医生告诉她孩子患有白血病时,她瞬间感觉生活跌到了谷底。
摆在陈得娟面前的医疗证明书和检查报告均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这些证明书和报告显示,娜娜身患急性普通B淋巴细胞白血病。很多市民往募捐箱里捐钱,捐款多少不一,少则几块,多则一两百块。有的市民在捐钱后主动拥抱了她,也抱了抱娜娜。
“这样做需要很大的勇气”
陈得娟说,他们最开始在山东给女儿治疗。在辗转了4家医院后,考虑到离家更近,亲戚朋友也可以帮忙照顾,于是她和丈夫决定把孩子转到重庆,住进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花光家里的积蓄和找亲戚朋友借来的7万块钱后,丈夫返回开县,准备卖掉她的嫁妆来筹一些医疗费。
孩子后续的化疗还需要很多费用,陈得娟不得不考虑各种办法来为孩子的治疗筹钱,“卖拥抱”,是她想到的自认为可行的方式。
“其实这样做需要很大的勇气。”陈得娟告诉记者,“卖拥抱”的第一天,她和女儿拿着小板凳和募捐箱,中午12点出了门。可到了轻轨站,她却不知如何鼓起勇气来举起这块牌子,也不知道该把募捐箱摆在哪里。她和女儿在两路口周围徘徊了3个小时。下午3点,在烈日下,看着女儿非常辛苦,身体也很虚弱,她很心疼,于是终于鼓起了勇气,在两路口轻轨站里,放下了募捐箱,举起了那块牌子。
灵感源于其他生病孩子的家长
虽然有人为她捐款,但也有市民对陈得娟以“卖拥抱”的方式筹款表示质疑,认为她这是一种炒作。陈得娟解释说,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原本自己打算卖广东糖水来为女儿筹钱,可因为要照顾孩子,她根本没办法做生意,并且卖糖水能赚到的钱对于孩子的医疗费用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为什么选择“卖拥抱”?陈得娟告诉记者,这个灵感来自于其他生病孩子的家长。女儿娜娜住院时,其他家长也对她家的遭遇很同情,有些为她捐了款。但有些家长自身家庭条件也很困难,捐不出钱,于是只能给她一个拥抱,希望带给她信心。
所以,陈得娟希望通过“卖拥抱”的方式,一方面是想让大家给她一些资金上的资助,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陌生人的拥抱,给她帮助女儿抵抗病魔的力量和信心。
文/图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