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左常睿)运用多尺度、多精度理论计算策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国辉科研团队,联手大连理工大学杨永亮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治疗肾癌的药物帕唑帕尼,可以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这一发现为新药研发以及“老药新用”开辟了全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化学类著名期刊《Chemical Science》上。
对于人体内几十万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和生物分子来说,药物分子可以识别和作用的对象并不是唯一的。因此,治疗一种疾病的药物分子,也可能会与另外的生物蛋白靶点相互作用,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疗效。目前,在国际上针对已有药物研发新功能或新疗效,已成为药物科研的一个热点方向。
据李国辉介绍,基于国际新药科研动向,他们的科研团队采用计算机结合多尺度、多精度的理论计算策略,充分考虑生物靶标和药物分子本身的三维物理化学特性相似性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蒙特卡洛方法,与大连理工大学杨永亮课题组等多个学科实验室密切合作,从美国食药监局药物数据库中,首次发现批准上市的用于治疗肾癌的药物帕唑帕尼,可以与老年痴呆症的药物靶标蛋白紧密结合,并进一步通过长时间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大规模蒙特卡洛方法确认了这一结果。经过蛋白质与药物结合能力实验测试和疾病模型动物药理实验发现,帕唑帕尼可显著地缓解实验老鼠的症状,而且药物用量只有原有的1/5。这一发现不仅意味着未来治疗老年痴呆症将有全新的方法,同时患者也可大大减少药物的服用量,进而尽可能地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