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沂蒙山抗日战场故地:1700烈士埋骨英雄县城 草圣数行留坏壁

2015-08-04 14:1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
探访沂蒙山抗日战场故地:1700烈士埋骨英雄县城
图为石桥伏击战资料图。 张琦 摄
图为何万祥烈士纪念碑。 张琦 摄

  中新网淄博8月4日电 (张琦 刘克伟 左效强 尚现军)走近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烈士陵园展室,一张陈旧的黑白照片引人注目。历经数十年,里边几个开枪射击的士兵的身影不再清晰,但正是这张照片见证着沂源抗日军民对日军的最后一战,见证着山东抗战史上光辉的战例之一。

 

 

  日本投降纪念日前夕,记者重新踏上这片曾洒满热血的沂源革命老区,找寻英勇将士的足迹。

  “太激烈了,整整打了三天两夜……”在沂源县石桥村,记者见到了参加石桥伏击战的杨自亮老人,谈起那场战斗,他激动地颤动双唇。

  据老人回忆,1945年5月1日,由博山、莱芜出动的日军2500余人,合围沂源县的南麻、悦庄,沂源县军民英勇抗击敌人。5月5日,日军第59师团步兵第54旅团长田坂少将率领日军一个大队400余人及伪军600余人,由博山沿博山至沂水便道向沂源进犯。

  6日,集结在沂水西北诸葛、东里店一带的八路军鲁中军区二团奉命返回鲁山根据地,准备和地方武装一起在石桥一带成功伏击敌人,成为山东抗战史上的光辉战例之一。

  石桥伏击战中,共歼灭日军200多人,毙伤伪军400余人,其余伪军被击溃,缴获战马62匹及枪枝弹药大宗。尤其是取得了在一次战斗中击毙日军旅团长1名(田坂),大队长1名(小钱)、中队长2名(佐藤田、山田)、小队长4名的重大胜利。

  “关于那场战斗资料,我们先后进行了多次认真的搜集整理,目前都在县烈士陵园展室展出,战斗虽已远去,但那段历史必须让后人牢记”,烈士陵园展室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沂源县石桥镇后大泉村,全镇的父老乡亲都知道这里有一座英雄山――万祥山,他以战英雄何万祥命名。记者走进万祥山,只见庄严肃穆的何万祥烈士纪念碑掩映在一棵棵苍松翠柏之间,一排排整齐的侧柏肃立,一个个前来瞻仰革命英雄的人们肃然起敬。

  何万祥,(1915~1944)原姓朱,在部队改称何万祥,甘肃省宁县人。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16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25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他随部队进入山东,先后任115师教导2旅特务2连连长、滨海军区1营2连连长。于1944年3月的鲁中军区发起第三次讨伐吴化文战役中英勇牺牲。

  何万祥一生参加战斗400余次,5次负伤,获山东军区战斗英雄称号。在东渡黄河、陆房、鲁南反顽、青口、甲子、赣榆、石沟崖等战役中屡立战功,获“渡河英雄”和“战斗英雄”称号。

  何万祥牺牲后,滨海军区命名2连为“何万祥连”,鲁中南军区授予2连“战斗突击队”称号。沂源县抗日民主政府呈报上级批准,将老虎山改名为“万祥山”,并树碑纪念。在陵园的纪念区,苍松翠柏间安葬着杨荆石、杨兴忠、何万祥、翁云、刘冠林、朱道泉6位著名烈士。

  作为沂蒙山区的组成部分,沂源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全县有烈士1700多人,全国首位“时代楷模”、一级伤残军人朱彦夫就是从家乡沂源踏上了革命的道路。老一辈革命家陈毅、罗荣桓、粟裕,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都曾在沂源生活、工作和战斗过。(完)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