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
“爸爸也很想你!”
陕西西安一名孩子给离世3年的父亲发短信,竟意外收到回复。
这个孩子考研不顺利,心情不好的情况下特别思念3年前离世的父亲,于是他向父亲曾经使用的手机号发送了一条短信,却得到了来自一个陌生人的鼓励和善意。
据当事人高先生说,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对方是发错了。
但随后他发觉不对劲:
“他想给他父亲发,但我感觉他父亲已经不在了。”
“他现在可能不太顺利,可能需要鼓励。”
再三考虑后,高先生还是选择了回复这条信息,希望能以父亲的语气,帮这个孩子重拾信心、渡过难关。
当收到这位来自“爸爸”的回复后,孩子彻底绷不住了,他向高先生表达感谢,说以后不会再打扰,而且自己已经“泪目了”。
这样暖心的一幕,我是真的被戳到了。
即使这个世界支离破碎,但好在,仍然有爱意常存。
不过,很现实的问题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离别是不可避免的。
有时是失去心爱的玩具,有时是朝夕相处的宠物,有时则是至亲至爱的家人。
我们身为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面对生死离别,在残酷的打击面前强大起来呢?
对于死亡,父母不要避而不谈
很多父母觉得,对于懵懂的孩子而言,“死亡”这样的话题,还是太沉重了。
所以当说到死亡时,总是会用一些抽象的、负面的描述,使孩子从小对死亡感到害怕、畏惧,觉得只有一种应对策略,就是逃避。
但事实上呢?
台湾教育学博士张淑美曾在书中提到:
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真正的勇敢和坚强,都基于正确的认知。
所以对于死亡,我们不必刻意回避,这反而可能是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
家里曾经养过一只金毛犬,孩子出生那年,它已经7岁多了。
后来孩子慢慢长大,金毛则是慢慢变老,二者相互陪伴,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
等到孩子6岁那年,13岁的金毛已经老得不成样子。
显而易见,它即将步入生命的终点。
该怎样让一名6岁的孩子认识死亡,明白那个朝夕相处的“老伙计”,就要离开了呢?
金毛犬去世的那天晚上,孩子号啕大哭,愤怒地咆哮,伤心极了。
但我还是告诉他,需要接受现实,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所有生命的“宿命”,我们可以难过,但最终要接受。
可想而知,小家伙仍然伤心,不过终究还是慢慢走了出来,他把与狗狗的合照摆在床头,那段时间每晚睡前都要抱在怀里。
或许突然来临的离别,确实会让孩子猝不及防,但这未尝不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可以令其更加珍视生命与友谊。
我们该怎样引导孩子面对死亡?
首先,我们在引导孩子面对死亡前,应该想清楚的问题是:
怎样向孩子解释死亡这么“深奥”的概念?
心理学家玛利亚纳吉曾对378名儿童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对于死亡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
3-5岁的孩子,会倾向于否认死亡是一个人的终点,他们坚持认为人死了还会回来。
5-9岁的孩子,能够理解死亡是终点的含义,但他们还是认为,只要掌握某些“技巧”,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9岁以上的孩子,终于理解了死亡真正的含义,明白这是每个人人生的终点,自己也不例外。
所以,我们在向孩子解释“死亡”的含义时,如果孩子还小,不必解释地那么深刻、透彻。
只要做到坦诚面对,不欺骗、不避讳,告诉他们死亡意味着消失、永远的离别,就已经足够了。
其次,当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离别时,其实最需要的是浓浓的关爱,真切的安慰。
纪录片《英雄三子》中,缉毒警察张从顺在一次特大跨国毒贩抓捕行动中壮烈牺牲。
得知父亲离世的消息,10岁的小儿子张子权哽咽道:
“我一看见爹爹的照片,我就想哭。”
尽管同样深陷父亲离世的悲痛当中,长子张子成仍强忍哭意,低声安慰着弟弟:
“他跑遍了这里所有的地方,就好像每个角落都会有他的影子。”
后来,在亲人的支持与鼓励下,张子成、张子兵、张子权3兄弟相继义无反顾地成为警察。
2020年12月15日,张子权也在缉毒过程中因公牺牲了,年仅36岁。
不可否认,亲人的离世确实会为孩子带来庞大到难以接受的悲痛。
但人会离开,爱意永存,只要我们能给予孩子连绵不绝的爱意,并且让他相信那个离开的亲人会永远永远地爱着他,孩子就有能力从离别中走出来,再次勇敢前行。
老苗结语:
对于死亡,余华是这样说的: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或早或晚总要面对离别,我们身为父母,能做的就是引导孩子积极面对。
死亡,没有那么可怕。
今日话题:你平时有注意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吗?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