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位当然有用,只要步兵没有摈弃阵型,站位就是存在并合理的。
阵型从来都是战争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分配合理的阵型,就没法有效的发挥军队威力。
曾经的拿破仑时代将步兵队形归纳为三种:纵队、直线、方阵。
这三种阵型是西方火器时代到来后,逐步总结出的结果,它们最适合排队枪毙时代。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炮火和自动武器增多,步兵方阵已经消失,如今这种阵型仅留存在部队集合中。
不过,当时的人将“兵阵”变成了“阵地”,依靠挖掘的纵横堑壕来布阵,并将之变成了一门固定的科学,这其实是用工事建造的纵队和线列阵。
美国人1918年还在街头展示空心十全平虏大阵
如机枪的交叉架设,阵地突出部的设计,多层纵深防线等等,都是堑壕阵地的体现,士兵只需要排列其中,老老实实钉住阵地与敌人对抽就行了。
堑壕战差点把人打傻,很多官兵都不懂如何突击了,所以他们大多是以连排为统辖,排着散兵线,让军官带着冲锋(这种冲锋通常都是浪费生命)。
后来德军搞风暴突击队,许多队员都是从战前受训的某些官兵中遴选的,因为只有他们才懂得如何以更具凝聚力的组织方式,相互搭配火力和战术发动进攻。
步兵线列,适合发挥火力扫荡前敌,但惧怕侧翼打击和迂回
当人们意识到靠集团冲锋无法瓦解稳固的堑壕阵地时,便纷纷开发出风暴突击队这样的精兵渗透小队,他们成了后世步兵战术的祖先。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阵地战被大规模机械化突击所打破,在这些机械化力量中间,突击兵力也就显得愈发重要;几乎所有的军队组织都被细分化,产生了1班1机枪,步枪搭配自动武器运动的班排战术阵型。
以班为基础的战术阵型一般会分成2-3个小组作战,除了我军的三三制,还有日本的3伍制,德军的机枪核心,以及现代美军的4人小组阵型。
楔形阵提供了侧翼的防御和变化,但背面来敌威胁很大
实际上,这时候的步兵进入阵型仍然是纵-横排列,人们只是摈弃了集团方阵而已,基础阵型依旧是步兵纵队-步兵横队。
士兵们会根据进入战场的情况,选择纵队或横队,这些密集队形利于集合和指挥,它们用于踏入战场前的集结和准备活动中。有时候它们还会出现在步坦协同或短距离的火力行军、搜索中。
这些步兵的站位并没有严格的标准,一般以班内磨合的情况为主,但某些重要的构成会成为核心,比如日军的小队长,德军的机枪组等等。
我军的三三制是完全的战斗小组结构,每个人都是个三角站位,相互搭配,相互掩护和融合,技术要求相当高,分则穿插渗透,合则大兵团扎口袋围歼。
当代美军的4人小组也相当不错,4人分别是队长、步枪手、机枪手和掷弹手,分别携带步枪-步枪-班机-加挂榴弹步枪。
美军一般是3个突击小组+2个通用机枪火力支援组,轮番滚动前进,2个小组抢占建立名为“火力基地”的战术支持点,剩下1个侧翼支援,然后支援组压上,突击组再移动建立新的火力点。
美军的战法完全是搭建在其高密度火力和高强度空权之上,所以我们能从各种新闻上看到美国兵动不动就被围困。
突围的时候,美军会采用一种名为“澳大利亚剥皮”(Australian peel)的阵型来应对遭遇战,即过去盛传的“地狱火队形”。
他们会排成一列箭形阵,用全自动火力向对面疯狂扫射,然后以1-2人的速度不断向后方滚动并掩护前方。
每一位队员到达新位置后继续进行射击掩护,形成循环,整个队伍如同履带一样不停朝一侧滚动。一直撤退到安全距离,与敌人脱离接触。
倒三角阵型适合对小区域的敌人围剿,但也容易被更强更多的敌人分割打击
“剥皮”很强调默契和搭配,即便连美军也承认其有效性可能还不够半分钟。这种阵型的目的是利用短时间内爆发式的全自动乱射打懵对手,脱离不适宜战斗的绝境,为下一步的战术安排赢得优势,所以一点差错都不能有,生死也许就在这30秒内。
排级以上的战斗美军会表现的更加简单,无非火力控制距离的分配,枪能够到的区域、迫击炮能够到的区域、载具能够到的区域,全都做出了规划,在自己兵种负责的区域内发扬火力就行了。
总而言之,现代的步兵战术还是比较强调兵种搭配和兵种站位的,但这种站位更趋于一种“有机结合”,而非傻愣愣的要求一挺机枪怎么摆,每个士兵趴在哪儿。
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军队部署也越来越趋近于电子游戏,所以单兵和班组间隙也有越来越开的趋势,却也越来越强调单兵与整体的位置协调。毕竟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不再是以往闷头闷脑一脸黑的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