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谥号?
就是人死了以后给他的称号一般是对他进行的评价。不过,一般的人没有只是某些由地位的人才配有。
产生于西周时期,
到了春秋就非常普遍的,秦始皇曾经一度废除谥法,他不想让别人那议论他,他要体现自己的那种高高在上。到了西汉就有恢复并确立下来。后来不但帝王就是一般的后妃也都有谥号,还有文武百官也有。
谥号其实就是后人,对前人的一种评价。
下面咱们就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商朝的亡国之君帝辛,我们都知道又叫商纣,其实是后人给他加上去的谥号,是一种贬义,因为“残义损善曰纣”。既然是后人加上去的就有一种主观色彩当然也有一定的标准。大体分为三类,一种是好的叫美谥,一种是中性的叫平谥,一种是不好的叫恶谥。美谥有文武昭元平桓康景惠宣成明这几个字,表扬文治武功,美德懿行;中性的有哀隐怀悼闵幽,哀怜夭折之君志向未伸;批评的词有炀厉昏等。不过实际上还是批评的少。刘备,汉昭烈帝当然不错。刘禅,孝怀帝,也是美谥。
《逸周书》专门有一篇讲谥法,
每个字都有含义,经天纬地曰文,如周文王姬昌,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魏文帝曹丕。再如克定祸乱曰武,如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还有恭仁短折曰哀,如唐哀帝即位时不过是藩镇手中的一个傀儡皇帝,才活了17岁。汉哀帝刘欣,传说是纵欲服药过量而死才25岁。再说炀字,好内远礼曰炀。隋炀帝杨广,金炀帝海陵王完颜亮,陈炀帝陈叔宝。
谥号就是一种荣誉称号,是一种荣誉证书。
一般都有个颁奖仪式。皇帝的谥号都是由礼官议定,在嗣君在祭天时颁给先皇。后妃的是在宗庙赐给。文武官员的谥号一般由皇帝来审定然后赐给。既然是一种荣誉,那么就可以授给或者追回。这就有追授加赐改授或褫夺的说法。清朝谥号很长,努尔哈赤25个字,慈禧有19个字。 谥号是一种美名。由国家给的,那叫公谥,私下里也有,那就私谥。不是官府给的,是人们给死去的名人的。如陶潜叫靖节征士。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其实这也是活着的人对故去的人一种怀念之情。
关于谥号我们又说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