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年代之前,梅毒在中国大陆上十分罕见,但是随着国内外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发病率也逐年升高。90年代末以来,全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梅毒是有潜伏期的,潜伏期是指在感染梅毒之后到发病之前的这一段时间。梅毒的平均潜伏期在三周左右,有的甚至长达三个月,潜伏期的梅毒一样具有感染性,需要及时治疗。梅毒特别喜欢玩潜伏,梅毒整体而言有2~10个月的潜伏期。当受到梅毒螺旋体感染时,身体往往会有一些症状,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01
首先了解到底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X途径传播。
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其传染途径,后天性梅毒主要通过X交传染,少数可通过接吻传染,也偶有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而致病。
得不到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感染后一年内,其传染性最大,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感染四年后,通过X接触一般已无传染性,但仍可胎传。 - 02
梅毒的3个主要传播途径:
1.X传播
在双方X接触后1-2年内达到最高的传染峰值,在第4年时传染性逐渐减小。这是第一种,通过X传播途径来进行传播,尤其是在年轻人中,这种不良生活接触可导致梅毒感染。
2.母婴传染
感染梅毒的女性怀孕后,可经胎盘将梅毒传播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内。
未经治疗的一期梅毒传播机率为70%-100%,早期梅毒传播几率为40%,晚期梅毒传播几率为10%。如果梅毒感染胎儿,可引起流产、死胎、先天性梅毒儿等。
3.血源性感染
一般来说,这种疾病会有潜伏期。虽然体内感染了梅毒病毒,但没有临床表现。
健康或其他疾病的患者输入他们提供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全面分析疾病的传播,做好预防工作,使受血者感染疾病。 - 03
梅毒喜欢玩“潜伏”,身体若出现5个变化,建议去医院做个检查
1.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
若女性的梅毒是属于神经性的,因此在病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对脑部组织造成伤害,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反应。
此时患者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头痛表现,需积极采取正确的应对手段。
2.淋巴结肿大
此症状在梅毒早期也十分常见,淋巴结肿大通常出现在硬下疳后1-2周,以腹股沟或近卫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
肿大的淋巴结大小不一,质地较硬且不粘连、不破溃,也没有疼痛感。
此症状通常可反复发作,若是有继发性感染,则肿大的淋巴结可能会出现隐痛感,部分患者按压淋巴结也会出现疼痛感。
3.生殖器部位有丘疹
梅毒大部分都是湿性梅毒,在发病的早期,会出现生殖器部有粉红色凸起,突起生长比较迅速。
若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甚至会引起肠胃生长与迅速壮大的现象,也可能会引起菜花样或者鸡冠样的赘生物。
4.全身皮肤异常
感染梅毒之后,除了生殖器的皮肤出现异常之外,全身的皮肤也可能会出现脱屑皮疹,红斑,最常见的就是藓类很容易跟普通的藓类混淆。
梅毒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导致全身皮肤出现粘膜受损,损害你的感觉器官,包括神经器官,骨髓。
无法得到科学治愈,往往会导致不断发展,所以要坚持到底,千万不要放弃治疗。
5.皮肤上有红色斑点
感染了梅毒之后,几个星期左右皮肤上会出现丘疹和斑丘疹以及斑块几乎不痛不痒。
有时红色的斑点遍布于全身的皮肤和粘膜,甚至皮肤粘膜上有溃疡和脓包。 - 04
如何有效预防梅毒的出现?做好6件事是关键
1.注意自己的合理饮食
生活中自己的饮食习惯也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的,因为有很多梅毒的发生是因为一些病菌的侵入,所以平时注意自己的合理饮食习惯。
这样有利于增强自己的身体体质,避免病从口入,也减少对身体功能的一些伤害。
2.注意卫生
想要预防梅毒,还应该在平时生活中讲究卫生,尽量每日都应该清洗外阴,也应该勤更换内裤,这样做就可以避免梅毒不断传播。
夫妻之间也应该注意不要公共使用一个毛巾,不要和他人使用一个泳衣,这样做就可以降低疾病出现的几率。
3.献血要到正规机构
想要有效预防梅毒,在献血的过程中需要到正规的采血点进行献血,而且在献血前需要进行血液检查,这样才能避免感染症状的出现。
如果经常到不正规的地方进行献血,此时受到传染性疾病影响的概率就比较高。因此,想要献血的人,应该到正规的机构献血。
4.要避免不洁的X生活
更是要抵制各种婚外性关系以及不正当的X行为,做到自尊自爱,尤其是对于目前尚未有效果的治疗艾滋病,做到这一点显得更加重要。
若是尚未治愈的性病患者,要绝对禁止发生X行为,也不能和家人共同浴缸、浴盆,最好是分居分住。
5.预防母婴传播
首先父母需要洁身自爱,注意个人卫生。如有不洁性交史,要做好婚前检查,治愈后再结婚生子。小孩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孩子的用具都需要及时消毒杀菌。
6.做好婚前检查
很多人是带有隐性梅毒病毒的,所以我们在找结婚伴侣时一定要进行正规的婚前检查,这样能够从很大程度上避免感染梅毒病毒。 - 05
梅毒这种病毒想要彻底杀死,并不简单,除了定期消毒之外也要注意增强自身抵抗力。平时在饮食上也要适当调整,多吃水果蔬菜,适当的进行运动,远离病人活动的场所。
室内通风减少病毒存活的数量,切记不可以与陌生人有肢体上甚至是血液的直接接触,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