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说:“元佑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笔法。”此处“长”字念“涨”音。“长年”,是长江三峡人对船头把篙船工的称呼。“长年荡桨”意为船工荡桨。黄庭坚是1101年56岁时乘船路过三峡的,所以说是“晚入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黄庭坚多年为“用笔不到”、“笔意痴钝”的事所苦恼,晚年乘船过三峡,看到船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节奏的前俯后仰,把船桨推出挽回,一去一返,协调自然。由船工摇桨自然“到位”的动作,黄庭坚悟到了用笔如何自然“到位”。从此,用笔开始如船工般悠然“荡漾”,一扫“痴钝”的笔意。后人评价黄庭坚的书法作品,“飘动荡漾,大概是得长年荡桨之助吧”。黄庭坚活到61岁,一生对用笔都非常重视,曾说:“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凡学书,欲先学用笔。”黄庭坚从“长年荡桨”中领悟到“飘逸”的笔法,是他多年研究笔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后朝思暮想“顿悟”的结果。
黄庭坚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而悟笔法,所悟即主要在对顺逆之势、含蓄与开张之势的把握上。
要细心体会运笔过程中提中有按、按中有提的精微变化。
毛笔是柔软而有弹性的,对纸平面上的毛笔的运动、笔锋的转换、横向空间上的力量变化、纸张与毛笔的摩擦力等等我们一般都能够体会得到,而对竖向空间上因毛笔的弹性而产生的压力与反弹力则常常忽略。
不少学书者虽能明白提按的重要性,但未能细心体察提按的辩证关系,只是一味地提笔或一味的按笔,不能做到提中有按、按中有提,写出来的线条不是笨重扁拙,就是细软轻滑,缺乏弹性、灵动感、立体感和生命力。
关于提按问题,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 卷一中也有精彩论述,他说: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
米芾曾评论黄庭坚“描字”,一个“描” 字道出了黄庭坚运笔迟缓的特征,这个特征 在其草书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张旭、怀素草书多使转而少提按,追求速度,有急风骤雨之 势。而黄庭坚草书则增加了提按用笔,减缓了行笔的速度,线条多波动之势,可称之为“慢草”。
丛文俊评价黄庭坚草书“以慢笔开奇境”,可谓精辟之论。学习《诸上座》,需把握其用笔“迟”、“慢”的特色,并细心体会“迟”、“速”的辩证关系。
所谓“迟”,并不仅仅是指从字面上所理解的用笔缓慢,而且是指用笔周到,处处照应,结字稳妥,心态沉静,若不能做到这些,即使用笔缓慢也没有什么意义。
“速”,则是心手双合,酣畅淋漓,但点画仍须精到,处处能留得住笔,而无浮滑浅薄之弊。
“能迟”是古代书家用笔的一大要诀。学书当先务“迟”,只有经过“迟”的训练,能“迟”,才能“速”,才能在流畅的运笔中加强对笔的控制,做到不失笔,才能出意外之奇,才能显现出“速”的妙处与意味,细心审察所附的《诸上座》局部图示可体会出这种 “迟”、“速”的辩证关系。
黄庭坚论书,强调“沉着痛快”,他说:“笔法虽欲清劲,必以质厚为本。古人论书,以沉着痛快为善。唐之书家称徐季海书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其大意可知。凡书之害,姿媚是其小疵,轻佻是其大病。直须落笔一一端正,至于放笔自然成行。草则虽草,而笔意端正,最忌用意装缀,便不成书。”此可谓辩证之论。
用笔之法,笔欲方而用欲圆,体欲方而势欲圆,过方则有刻板之病,过圆则无雄强之气。笔法、体势都必须合度,不可偏于一侧,过于强调、夸张某一方面。
当代不少学书者以发挥艺术性为借口,不屑谈论书法中的中和原则、对立统一规律,实际上,抓住中和原则和对立统一规律,即抓住了书法创作的根本。用笔之法,就是要妥善、巧妙处理好方圆、虚实、藏露、开合、轻重、曲直、刚柔等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