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整理其实是一个结构化思考的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花点点时间来做一张思维导图,如果相关的软件用不熟,手画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梳理,把一团乱麻的东西拍在二维的纸面上,你就能很好的看到各个大小项之间的层级和逻辑关系。
至于具体按照什么逻辑划分,建议大类上先从功能上分成3类,就是“收件箱”、“常用”和“归档备查”。因为这三大类的内在细分逻辑其实是不同的。
收件箱的作用是每天来了新文件先咔扔收件箱里,否则如果你的文件体系非常大,来一个文件你都要想放在哪,会花很多精力切换成本,又累又浪费时间,每天晚上下班前整理一次收件箱,把文件放到它们该放的位置就好。具体使用上看你每天的收件量,如果量小,直接往里扔就好,如果量大,可以改下文件名再扔,防止到了晚上分不清。你可以单设收件箱文件包,也可以把电脑自带的“下载”文件包当作收件箱。
常用就是那些你需要频繁使用的文件,你可以都放在常用文件包里,也可以不单设,直接把电脑桌面当成常用文件包,这样更快,分类的方式就是怎么快怎么来,一眼能看到、一下能找到,越常用的越要放在自己习惯的明显位置,文件不多的话,下设层级也尽量减少,这样找的更快。
归档文件则是那些不常用,但用来查的,这个就可以细分一下了,而且一定要编号清楚。这个的划分标准要根据你的工作内容,比如可以先按照任务类别、对接部门、客户类型等等来分,里面再按照时间或者首字母顺序等来命名排序。
整体上还有2点需要注意的。一是这个分类因为主要目的是为了便利工作,所以是需要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不断迭代的,那张梳理的思维导图别删除,有调整就跟着调整,到时候难查的文件可以当目录用。另一个就是如果工作性质允许的话,可以多借助工具,像什么印象笔记、石墨文档之类的,跨文件搜索现在都已经做的非常好了,有的连图片里的字都能搜到,会在找文件的时候给你省不少时间,可以利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