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的实力毋庸置疑,他是《三国演义》中毫无疑问的超一流大将,只是因为历史的必然性和剧情需要,他不得不死于关公刀下。
颜良的实力
颜良当时是袁绍麾下的第一大将,不仅武艺高强,地位也很高,深得袁绍的信任,所以得以独自引兵出白马,对抗整个曹操大军。
就当时来说,颜良可谓名满天下,曹操对他也很忌惮,为了试其深浅,先派出了降将——原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的宋宪,结果不三合就被颜良斩杀。
魏续与宋宪朝夕相处,俩人可谓知根知底,不知该说他讲义气还是虎,在宋宪被杀后,主动出马,结果仅仅一合就被斩于马下。
秒杀魏续和宋宪或许不算什么,技惊四座的是之后与徐晃之战。徐晃昔日是杨奉麾下,初出茅庐就与虎痴许褚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深爱其才,为了收服徐晃也算煞费苦心。全书中后期大战沔水时,徐晃与右臂少力的关公大战八十合取胜,可见徐晃即便进去不了超一流,也是一流大将中的翘楚。
可是面对颜良,仅仅二十合,徐晃就不敌败走,使得曹军众将栗然,无人再去应战,包括当时曹军的第一勇将——许褚。
纵观全书,超一流大将面对一流大将,在公平斗将的情况下取胜的战绩中,能够与颜良比肩的只有吕布速胜夏侯惇、马超和赵云分别二十、三十合胜张郃。
所以说,颜良是当之无愧的超一猛将,河北四将之首,实至名归。
被关公秒杀的必然性
《三国演义》是历史战争小说,他的创作路线不会脱离历史的大方向。关公是罗贯中非常喜爱的一个角色,所以他在历史上的功绩,罗贯中是不会将其抹杀的。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历史上,颜良是在两军大战时,被关羽发现了行踪,于是冲阵将其斩杀,所以到了演义中,作为大龙套的颜良死在关羽之手是必然。
不过就演义来说,关公斩颜良,并非武艺必定在其之上,他是存在很多偶然性的。
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在曹操请出关公对抗颜良时,关公远观之下,话语中对颜良极尽讽刺轻视,难道他真的有秒杀颜良的实力?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关羽并非匹夫之勇,乃是有勇有谋之大将,他从观看颜良的阵势开始,心中已经有了一箭双雕的计划。
首先在言语上如此轻视颜良,曹军众将只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对关公佩服,一种是觉得他胡吹大气。
之后,关公用实际行动将颜良斩杀。他出阵时,侧坐赤兔马,倒提青龙刀,这副架势通常是作为使者或者传话者的姿态。颜良果然以为关羽有话要说,所以刚要开口问,关羽正是利用颜良这一瞬间的停滞,催动赤兔,将其快速斩杀,快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刀都不能完全挥起来,将其刺于马下。
颜良一愣,要开口问,其实还有一个缘故,在罗本三国中有交代,就是颜良出征前,刘备曾找过他,请他帮忙留意曹军中有没有红脸大胡子使大刀的武将,如果有必然是他二弟关羽,那么就让关羽来河北。
关公的相貌很好辨认,所以颜良想说话,没想到关羽根本不给机会,直接将其斩杀,所以叫做“只因玄德临行语,致使英雄束手亡”。
关羽秒杀了颜良,证明了自己并非胡吹大气,这让曹军众将惊为天人,关羽的小计谋初步得逞,于是开始了下一步,就是在曹操称赞他的时候,捧出了三弟张飞,说张飞比他强的多,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吓得曹操赶紧让手下在衣角绣上张飞的名字,将来遇见也要多加谨慎。
关羽这么做,是为了将来打算,起码在威慑力上来说,将张飞抬高到一定的程度,而就内心而言,他认可张飞的实力不假,但是他如此骄傲的人,怎么可能会真的认为张飞比他强的多,如果真那样,又何必在马超大战张飞之后,声称要入川会战马超?
所以说,关公斩颜良,看似只是瞬息之间的一刀,实际前后包含了很多东西,他不仅要斩杀颜良还曹操的情分,还要为未来再度扶保大哥平定天下争取最大的利益。
无论怎么说,颜良确实被关公所杀,但若因此看轻他,那就太不应该了,无论怎么看,颜良都是书中的顶级大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