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封制
从夏商以来,华夏大地上就出现了分封制,到周代开始,分封制已趋于成熟。在当时社会,分封制无疑是维系国家机器运转最稳定可靠的制度。
确实,虽然分封制是导致周王室衰弱权威下降的主因,但不可否认,分封制也是周王朝能够延续八百年高寿的唯一因素。
周武王定天下后,大量分封诸侯,主要有三拨:一拨是功臣,主要分封在四方边疆地区,功能是戍守,比如姜太公的齐国、申侯的申国(西申)等等;一拨是先圣后裔,为了尽快稳定天下,武王封了一批异姓诸侯,比如神农氏后裔的焦国、黄帝后裔的蓟国、舜帝后裔的陈国、大禹后裔的杞国、陆终之后的郐国等等;第三拨是宗室子弟,比如鲁国、燕国、蔡国、曹国等。并且按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又让各诸侯国之间相互牵制、监督,以巩固周王畿的地位。
天子以分封的方式将土地赐以诸侯代为管理,自己收租吃饭,以联邦制掌控天下。虽然这种类似“承包制”的生产方式容易出现“爆发户”,导致个体独大,威胁天子主权,但毕竟这个过程较为缓慢,而周朝能延续八百年,也正是这样一个慢慢丧失天子主权的过程。
二、礼乐制
分封制是建立在礼乐制之上的,没有一整套严格礼乐的维系,分封制毫无意义。
随着分封制的施行,礼乐制也随之诞生。周礼是后世儒家形成的基础,周公旦当初订制礼仪时,无不为加强天子君权、巩固王室威信、王朝眉寿万年而量身订制的。
周代的礼仪制度非常繁复,大大小小,所谓曲礼三千,等级明确,并有一套森严的实施方法。对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一鼎,等等,不能有丝毫的逾越。
可以说,成熟的礼乐制为维系社会良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较好地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地位,尤其在前期,几乎毫无破绽。尽管周礼存在很大的偏心,比如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但总体对约束贵族的行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周王朝之所以长寿,礼乐制功不可没。虽然后期随着王室的衰弱诸侯的崛起礼仪遭到破坏,但基本礼仪依然继续保持,比如社会风气再不好,子孙再不孝不贤,总不会不认爹娘吧,尊卑之间最起码的尊重总该有吧。
那么只要基本的礼仪在,天子最后的威严还不至于彻底丧失,哪怕只是拿来作作罢设。可是后世的每个朝代也是用儒家治国,为什么短命?儒家不是从周礼来的嘛?
三、儒家思想
儒家的形成确系以周礼为基础,但早已被统治者们一代代的修改,成为自己的愚民工具。
秦汉以后儒学倡导的忠孝仁义虽然对国家统治者治理民生稳定社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副作用也是很大。儒家一方面极力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愚民思想,一方面又鼓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社会理念,但其中规则又不能具体说明,这就很容易让人理解为:君主若荒淫无道不能主持天下,民众是可以造反的。出发点虽说是为了约束统治者的行为,但实际上为阴谋家提供了合法支持。
也就是说,儒家思想的治国理念虽然为统治者巩固王权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有时候也往往弄巧反拙,变成野心家改朝换代的工具。难怪庄子要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为什么历史上秦汉以后的朝代寿命惊人的相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儒家治国的因素作祟。儒家治国的寿命一般只能维系两百年左右,两百年之后就容易崩溃。当然,如果不用儒家思想的朝代更容易短命,比如元朝。
儒家治国实际上只是精神空谈,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在当时那个民众文明自觉普遍不高的时代确实需要担负一定的风险。就像小孩子,你哄哄他可以,但等到孩子长大成人,自己有了一套独立思想体系,他就会提出各种质疑,久而久之,就会游离这种传统思想,甚至出现叛逆。
正所谓祸兮,福兮是也!
文/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