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清与江户幕府是什么关系?

2023-05-24 20:13:10  [来源:网络]    
字体:【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关系还是凑合的,至少没有战争。

江户幕府同满清一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所以双方没有武力冲突。

由于德川幕府对于国内控制力很强,所以虽然有萨摩藩吞并琉球的事件,却没有明代肆虐的倭寇存在。

所以,中日关系尚可。

早在多尔衮时代,一些遭遇海难流落中国的日本人,就受到多尔衮的亲自接待,并且安排他们经过朝鲜回国,同德川幕府接触。

有意思的是,德川幕府对于满清有着很强的厌恶心理,根本不承认他们是中国的代表,蔑称他们为“鞑靼”,也就是胡虏的意思。

德川幕府出于对中华文化的仰慕,只承认当时南明为中国。

不过,南明覆灭以后,德川幕府从实际考虑,也开始接受了满清统治中国的现实。

这主要是,满清不会像蒙元一样入侵日本,而日本即便锁国也很需要中国的商品。

同时,日本很多商品也可以出口到中国牟利。

这种情况下,德川幕府在闭关锁国的大政策下,对满清网开一面。

在长达215年的锁国时期, 德川幕府严禁日本人出国 ,在国外的日本人也不准回国 ;

除中国人及不在日本传教的荷兰人外 ,其他外国人不准来日本 ;

中国商人和荷兰商人来日时 ,限制住地 ,不准与日本百姓随意接触 , 中国商人只能住在长崎的唐人屋敷 (唐馆 ),荷兰商人只能住在长 崎港外的一个人造小岛 ———出岛上。

大家注意,虽然日本只对中国人和荷兰人开放贸易,但明显对荷兰人非常警惕。

这是因为荷兰人会在日本传教,这是德川幕府非常忌讳的。

而中国商人只为赚钱,所以日本人没什么警惕。加上中国商人通常很会搞人际关系,同日本很多权臣的关系不错,相对受到优待。

即便如此,中日也保持了商贸关系,一直持续了200多年,规模还越来越大:重要原因是基于日本国内对中国诸多物品如生丝 、绸 绢 、丝织品及福建生产的砂糖 、冰糖等的强烈依赖 。为 了满足国内需求 、增加财政收入 ,德川幕府积极鼓励中国商人前往日本贸易 ,并给予保护 ,还主动向他们订购 所需物品 ,导致贸易规模 “在锁国后反而扩大了 ”。如 1611 年到 1646 年约有 1100 艘 “唐 船 ”赴日, 1662年到 1699 年有 2819 艘 ,其中从中国本 土赴日的为 1972 艘 。

不过到了17世纪末期和18世纪初期,中日贸易出现了巨大的逆差。因为中国人其实并不需要日本的什么商品,导致日本本国金银尤其是铜,大量外流。当时日本认为,每年有数百万斤的铜被卖到中国,18世纪最高1年竟然有700万斤,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德川幕府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开始对中日贸易做出很多限制,中日贸易开始降温,逐步转为衰落。

同时,当时满清在云南发现了优质铜矿,对于日本的铜也就没有太多要求,可以放弃这些贸易了。

当然,德川幕府并不像明代初期一样,以被大明封为日本国王而得意洋洋。

他们认为日本不是朝鲜,不是满清的藩属国,双方是平等地位。

对此,满清也给予默认。

有意思的是,直至清末1871年两国条约建交时,其实100多年时间满清与日本的并没有直接的外交关系。他们的主要关系只是在长崎的民间贸易关系。

为啥?都是闭关锁国的农业国,都可以自给自足,建交不建交,区别不大。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