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会议主题跟自己不是完全相关的时候,很多人的选择就会不一样。选择不一样,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也不一样。具体的反应有三:
第一种人,消极被动型。眼睛在看,心却跑到爪哇国去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是跟自己关系不大,感觉没价值。
第二种人,来之则安型。虽然内容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但他认为既然让自己参会,那么就一定会有参加的道理,所以他会认真的去听别的部门或在别的业务单元,开会的内容也会认真听取,认真记录,以扩展自己的认知范围。
第三种人,积极主动型。高度重视自己参加的一切会议,不仅听的认真,并且主动去想,去分析。如果我是他,我应该怎么办?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间接管理经验和专业度,为今后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从某种角度看,万事同理。无用也是一种用,甚至是大用。比如,开总经办会时,如果你是HR部门的,你在听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讲自己业务时,就应该把它看作是一次难得的培训机会,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会帮助我们提升对整个企业的全部认识。那么你在做企业培训的时候,做绩效考核方案的时候,对接招聘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能更加理解对方,你的方案也更加有针对性,你的思路已经超越了我们从专业出发的角度。从沟通角度来说,也能够增进各个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抱着对自己有提升、对能力有帮助的理念去做。在会议中学,在会议中多思考,是我们终身学习制的具体践行。
还有更深一个层面。如果自己能够抓住机会,给别人部门、别的业务、别的条线提一些中肯而有价值的建议,那么你会发现会议意味着一种机会,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机会。你会更容易被上级领导发现、关注、培养,你以后在职业发展规划上将会有更大的进步。
所以,不管这个会议对你是不是直接的有关联,但是我认为都应该重视。消极也是在开会,积极也是在开会。既然参会不能避免,那就将它充分利用,将其效益发挥最大化。
这就是我们对待会议的最有价值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