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钱币四爪龙有什么说法?

2023-05-26 10:39:59  [来源:网络]    
字体:【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于变化,能兴云作雨,利于万物的神异动物。

龙又有许多种类,有鳞者称为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为虬龙、无角者称为螭龙、未升天者称为蟠龙、好水者称为蜻龙、好火者称为火龙、善吼者称为鸣龙、好斗者称为蜥龙等。

龙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龙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并视其为神物予以崇拜,龙的形象应用范围亦极为广泛。

在我国古代钱币上,早在汉武帝时期的“白金三品”,就铸有龙的图形,其后的宋元明代,也有少部分流通币上铸有龙纹。特别是在历代花钱上,龙的图形则更多。

在清代末期光绪、宣统年间所铸的银、铜元,其背面大多铸有龙的图像。粗眼一看都是龙纹图案,但仔细一瞧,龙的图案却是千姿百态,不同币种上的龙纹,有着明显的区别。

这些龙,有盘卧着的蟠龙,有鳞光闪闪的蛟龙,有双角翘起的虬龙,也有从水中跃起的蜻龙等。具体在龙身上,更是千变万化,有像蹲坐着的,俗称坐龙;有作站立之状,则是立龙;

有的龙下方有水波纹,称为水龙;而无水纹则是旱龙;有在云间盘绕的叫云龙;

有空中飞腾之势的称为飞龙;因龙纹外铸有珠圈的称为珠圈龙;

有龙须较长的称为长须龙;龙须稍短直的为短须龙;因龙身作反S状,

有异于通常的正S形,称为反龙;因龙尾特别肥大的叫大尾龙;因龙须向左右作弯曲状的叫曲须龙;因龙形作游动之状的称作为游龙,

还有驼背龙、扫帚龙、大头龙、四爪龙、五爪龙的,也有以钱局名而称为新疆龙、江南龙、闽关龙、己字龙等等,真是五花八门。

而这些龙纹的名称,在收藏界已成了这些银、铜元的专用名词。

根据这一情况,古钱币收藏爱好者在收集清末这些有龙纹的银、铜元时,要仔细观察鉴别币上龙的图案。同一币种,由于龙的图像异样而价格悬殊。

比如宣统三年(1911年)所铸的“大清银币”,制作精美,受人青睐。因版别不同,其币上的蟠龙图像有长须龙、短须龙、曲须龙、反龙、大尾龙等七种不同版别(长须龙和曲须龙各有两种版别),其中以短须龙和反龙最为罕见,是清代银币中极为难得的珍品,因而价格昂贵。

而其他版别的“大清银币”,存世量较丰,市价平平。同样,在其他币种方面,也存在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情况。如光绪年间所铸的铜元(俗称铜板),其飞龙图及水龙图都是铜元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爪并能兴风作雨的神异动物。千百年来,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受到亿万龙的传人顶礼膜拜。

龙的艺术形象,成为我国传统装饰的重要题材,在从古至今的许多建筑、器物上都留下了不朽的造型。在作为财富象征的钱币上也可以寻觅到龙的踪迹。

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铸有龙纹的流通货币。据《史记》等典籍记载,汉武帝时用银锡合金铸造白金币,有三品,其中一品圆形,上镌龙纹,值铜钱三千。存世有一种五铢钱,面文“五铢”,背面有四龙相逐图案,形象生动。唐宋以后,厌胜钱上也常有龙纹出现。

元代铸有“大元国宝”钱,背面就有飞龙纹饰,清代有种“咸丰元宝”大钱,钱背铸有飞龙戏珠图案,间饰以云纹,雕刻精细,栩栩如生。

至清代晚期,龙纹作为钱币图案频繁出现。清光绪年间开始铸造的银元、铜元背面都镌刻有龙纹图饰。

龙图形态多样,变化多端。以龙的姿态区分,有坐龙(呈蹲坐状的龙,最为多见)、立龙(呈站立之态的龙)、游龙、飞龙(长有翼翅呈飞翔之势的龙)等;

根据龙须的变化,可区分为长须龙、短须龙、曲须龙等,此外还有水龙、方龙、反龙、长尾龙、驼背龙、蟠龙、蛟龙等各具姿态的龙纹图案,令人目不暇。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