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战争从一开始,辽军就完全占据了战场优势,深入宋朝腹地,宋军几乎毫无招架之力,最后宋真宗亲征,准备在澶州与辽军那决战,然而在辽军统帅到澶州城下视察敌情时,却被宋军意外射死。最后辽圣宗与北宋朝廷联系已和。锐不可当的辽军在南征的路上顺风顺水,即使统帅阵亡,也不会导致辽圣宗立刻做出议和的决定。主要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两点:
两国军情不同
辽国与宋国不同,辽国是游牧民族建国,所以各种政策和习俗皆延续游牧民族的习惯。同时由于辽国的地理位置不宜进行农业,所以游牧业仍然是辽国的支柱型产业。
游牧民族所组建的军队多以骑兵为主要作战兵种,而当时的北宋主要以重步兵为主要的作战兵种。所以在野战时,辽军骑兵可以利用其机动性发挥骑兵的最大优势,使宋军从一开始就陷入被动的局面。
但是宋军一旦据城而守,缺乏攻城武器和攻城兵种的辽军将丧失全部的战斗优势。这也注定辽国南征,必须使用闪电战的战略,决不能够拖延时日。与辽国相比,北宋资源丰富,交通也比较便利,后勤补给能够很快补充到前线,如果拖延战期,对辽国是极为不利的。当宋真宗御驾亲征,抵达渲州城内时,宋军已经做好了与辽军长期相抗的准备,这时候辽国的优势已然不再,所以退兵也是一种非常理智的选择。
后方不稳
辽圣宗耶律隆绪堪称一位圣君,他在位的五十九年里,励精图治,改革旧制,使辽国国力大有提升。
辽圣宗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一定会触及到契丹贵族的利益,这是贵族们所不能接受的。但碍于皇权的威严,辽圣宗和萧太后在国内执政时,贵族们虽有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但此时二人皆领大军南征,贵族们便趁机造反,想要夺回自己的利益。此时的辽圣宗和萧太后正处于渲州城下,如果依然坚持作战,将会被宋军拖住,国内政权可能会发生颠覆,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辽军统帅之死并非是辽国向宋廷议和的关键之所在,萧太后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政治权术十分卓越,靠萧太后一人仍然能够继续指挥南征作战。所以萧太后希望依靠辽军占据战局优势的局面,来获得谈判桌上更多的谈判筹码。
对于辽国来说,在此时与宋廷坐在谈判桌上是绝佳的选择。宋廷也深知自己与辽国的军事实力相差悬殊,所以在辽国提出议和时便快速应允。宋廷从一开始也并非想和辽国拼到鱼死网破,李纲管提出应以战促和的心态与辽军作战。
据《李纲全集》记载:“战、守、和三者一理也,虽有高城深池,弗能守也,则何以战;虽有坚甲利兵,弗能战也,则何以和。以守则固,以战则盛,然后其和可保...景德中,契丹入寇,罢远幸之课,决亲征之策,捐金币三十万而合约成,百有余年,两国生灵皆赖其利,则和、战、守三者皆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