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当伪满洲国皇帝,是自愿还是身不由己?

2023-05-28 00:54:23  [来源:网络]    
字体:【

促成溥仪建立伪满洲国的动机比较复杂。溥仪是一个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四岁登基,但是并没有来得及掌握实权,清朝就已经覆灭。溥仪向往西方现代文明,对民主也曾经热衷,但是他被利用。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心智还未成熟,天天处于野心家和阴谋家的包围之中,最终没能抵御住诱惑,成为他人达到利益的工具。

直接促成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是由于两个事件给他的影响巨大。

第一个事件是1924年,溥仪和其他宗室成员被冯玉祥的军队赶出了紫禁城。

1924年。吴佩孚和张作霖发生战争,吴佩孚的部将冯玉祥突然在后方发动了兵变,伙同孙岳胡景翼控制了总统府,最终占领了首都。很快,被囚禁的总统曹锟被迫解散议会,还被迫以总统的名义宣布解除吴佩孚的一切职务。不久,冯玉祥的军队直接入驻了紫禁城,并且占领了神武门,不允许任何人出入。

当时,皇宫的电话线已经被切断,与外界隔绝联系。紫禁城的皇家护卫队被缴械。溥仪被警告,必须立即离开紫禁城,否则将后果自负。不久,冯玉祥指派的外交总长王振廷宣布,溥仪必须放弃所有的头衔,废弃内务府和朝廷。而且,这些新的协议必须立即接受,而原先的清皇室优待条件必须废除。

后来,庄士敦博士回忆说,溥仪原本就有主动放弃特权和优待条件的念想,如果礼貌的协商,他肯定会接受的。但是使用这种卑鄙的暴力手段,是对公信力的玷污,也不会得到承认。

冯玉祥提出的修正清室优待条例,是这样宣布的,主要有:大清宣统皇帝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民国政府每年补助50万元儿,原来是400万元。清皇室应该立即移出紫禁城。并且要求溥仪即刻签字。在军队枪炮逼视下,溥仪无奈中只好结束事实,搬出了紫禁城。但是,即使被迫搬出皇宫,他的人生自由也受到了严密的监视和限制。

冯玉祥的行为,在当时广受谴责。一位西方作家,他表态他并不同情君主试制,但是他认为,“擅自取消退位条例,引起了广泛的惊恐。这个事件的影响性质比背叛吴佩孚的影响还要大。”

在这个事件中,很多知名人士认为冯玉祥有失君子风度。做过民国内阁总理的唐绍仪也提出他的观点。唐绍仪说,中国想要改变和皇帝的关系,就必须以公平的,具有绅士风度的方式解决。至于冯玉祥将军,唐绍仪说,“冯将军可能在道德上从未考虑过伦理性。他也从未想过要把事情做得体面一些。”

而胡适博士,在当时也公开表示,双方应该用友好协商的方式来修改退位协议。但是冯玉祥这样做,将作为最丑陋的行为被载入史册。

我们可以想象,年轻的溥仪,一定在当时处于一种极端压抑、屈辱、惊恐、愤怒的情绪之中。这是一种被毁信、背叛的感觉。

(电视剧之中的溥仪)

第二件事情,便是军阀孙殿英盗窃清皇陵。清乾隆帝和慈禧皇太后的陵寝遭遇了洗劫,他们的尸骨被随意践踏和丢弃。这个事件对溥仪的触动更大,让他更觉被羞辱。有一部电视剧,叫做《东陵大盗》,记录了整个过程。孙殿英一伙光天化日下盗掘了清皇陵,这种残酷的侮辱溥仪祖先的行为,居然没有得到惩罚,让他万能接受。当时的民国政府只处分了无关轻重的人,对于首犯孙殿英,不仅没有丝毫处罚,反而予以了重用。这让溥仪对民国政府更加失望和愤怒。以上种种,是促成溥仪到关外建立伪满洲国的想法的重要因素。加上日本人的唆使和欺骗,最终让他下了决心。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