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必须要从书法美学说起。
书法,是一种有观赏性的艺术,最直观的的就是“形质”,是大多数人观赏书法作品最先关注的维度。至于打一照面就看出“神采意韵”,也是可以的,但是并非大多数人都能做到,需要对书法的理解到达一定高度。
所谓“形质”
我们看一幅作品,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通篇之布局--“章法”
其次是单字之布局--“字法”
最后才是察之细微,看一笔之收放有度否,中侧合理否。此为--“笔法”
通过这三者的“优劣”,也可以看出观赏者的水平。
如不学字之人,懂“章法”。
识分布之理,即使结字无出处,笔法拖沓,但字与字之间分布得当,也会有一种和谐之美。
初学字之人,懂“结字”
初学书法之后,于各家书风均有了解,则可见一字之结构是否得当,合理。
入门之人,懂“笔法”
所谓入门,不过是识得“笔法”而已,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能从一篇作品中看出哪家笔意,学某帖,笔法是否符合法度,笔是否得力。
所以说书法美学,根据人的不同,则有不同见解。没人可以做到不学书法就了解“神采”,好比二维的世界永远只有平面。
书法的审美和书法的水平是息息相关的。
浅议,只能说出我们看书法看的是什么,从什么角度去更全面的理解书法。
并不可能让一个没学过书法的人,就因为看了这么一篇破文,就成了“美学大家”,这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书论家,有书艺精的,但是几乎都是书艺不俗的。
常有人说“不写字难道还不会看字了?”
这是典型的“强盗理论”,如同“我用冰箱还得学制冷?”这个“冰箱理论”一样。
用冰箱,看冰箱美丑,自然不用懂制冷。
但是非要评价人家冰箱好坏,非要争个是非对错,实测数据要比较“嘴强”靠谱。
懂“原理”重不重要估计不用我多说了。
谁人都可以说这个东西用这不顺心,这是权利,但是没道理的强硬较真就是属于“杠”了。
对于这类人,客气则是多余的了。
其实每个人看一幅字都可以说“我不喜欢”,其实我个人在初学时,最不喜欢的字就是王羲之的字,事实证明那是我无知。
为何非要谈“抬杠”的问题?
因为我们讨论的是美学,是一种客观的角度,是有衡量标准的,并非泼妇打架,谁打赢了谁就是真理。
这个问题其实很重要,因为接下来讲的很多估计都会被这类人“无脑喷”。
① 章法
很多人都喜欢王羲之,赵孟頫那种排列比较合理的字。但是对于王铎傅山徐渭那种气势磅礴的大草不待见。
其实任何一种审美,都是矛盾的,美学也是建立在哲学上的。而中国的哲学,简之称为“道”,化而为阴阳,是一种对立矛盾的审美。
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可参考我前文“书法中的阴阳”
王羲之,赵孟頫,文征明的书风大体上属于偏“静”的,需要平和的心态支撑。而王铎,傅山,徐渭则从跌宕连绵的线条中可看出“燥”,需要一种心情的起伏来支撑线条的变化。
看书法如看人一样,不能说“这个人脾气好,他就是人,他个人脾气爆,他就不是人(抑或说:不是好人)”,这是不成立的。
如果成立,只能成为“偏见”,而非“客观”。
学习书法,首先就是要有一个“客观”的心态,不能说自己喜欢的就是好,自己喜欢的就是不好。
当然,不学书法怎么说都是对的,因为你没法跟他们解释“哪里错了”。
但是想要学,要学好,就一定要有一种“客观”的态度,偏见带来的只有“片面”。
于右任写字重形质,以形质“厚实”为主。
林散之写字重神韵,以形质“缥缈”为主。
因追求不同,所以表现方式不同,给人的直观感受也不同。
② 结字
有人喜欢米芾,但是有人不喜欢苏轼,有人喜欢欧阳询,但是不喜欢颜真卿。
但是,审美应该做到可了解米芾的沉着痛快,也可以看到“石压蛤蟆”的敦厚之美。
字到了一定的高度,是没有办法比较的,历史上各个大家都有其出彩之处。
终归只有一条,结字要有出处。
米,赵 结字不同王,但是其出处在王,但并非不学颜。
苏,黄 结字不同颜,但是其出处在颜,也并非不学王。
如苏轼,其书可追溯到杨凝式,李西台,徐浩,颜真卿,王僧虔,二王。
③笔法
用笔要“中实”,米芾虽快,用笔不虚,笔力的收放也都是变化自然的,没有突然粗突然细的情况,其原理在于笔的弹性变化,力度的变化自然,故而看到的笔画中实有力,力道圆滑。
再比如黄庭坚,一波三折,横谓“荡江笔法”,中间有提按,提笔处虽细但是笔力“实”,跟其余部分没有明显的冲突。
如很多人初学,连“横”都写不好,说明用锋的力度还有欠缺,基本还不够。“横”在黄字中,是最简单的一笔,这个字不解决,其余撇捺之间的提按顿挫更无从把握。
看笔法,要看到一笔之妙处,古人大家用笔都得“自然”之法,力度变化不突兀,不刻意。
但是笔力厚实,虽细微处,也不轻浮。虽肥大处,也不失骨。
至于笔法出处,则需要看读帖量了,先广而后精,实大体而察细微。
先从风格上了解帖,然后细察其笔法。
其实在“形质”的层面,审查角度就这三种,得之,字可入品。但是字品之高度,还要看“神韵”“气韵”“意韵”等“神采”方面。
书法之“神采”
关于神采,唐人到有这样一句话来解释。
张怀瓘《书议》:玄妙之理,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启长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非有独闻之听,独见之明,不可议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其实“形质”是外形,大多数人都可以看见,经过训练之后都能看的明白。
但是“神采”是内在,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了,要看天分,思考。
孟子云: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说的就是这类内在的东西,真的要靠“不学而能得之”的能力。
这是人内在的学识,性格所决定的。
如黄庭坚说“学书须要心中有道义,又广以圣贤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余常言,士大夫处世百世可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所谓的“俗”就是有形无神罢了。
这需要“字外功”,陆游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行路,书则是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