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一下,这份名单是2018年初招聘人员的公示名单,也就是说,目前他们基本都已经入职或工作一年多了。
其次说一下,现在的工作都是双向选择,街道办事处有职位空缺,北大清华的硕士博士有求职意向,彼此达成一致很正常。
强调说一句,北大清华学生去外国不回来,很多人说他们不爱国,说学校和国家白白培养他们了。北大清华学生在街道办就职工作,很多人说是大材小用,是社会以及教育的悲哀。实在不明白了,北大清华学生也需要工作也需要就业,踏踏实实在街道办工作,怎么就错了呢?说大材小用的人,要不你给他们安排个合适的工作?
很多人认为,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就应该做实业就应该做研究,在此我只能摇摇头了。
从上面的名单可以看出,余杭街道办事处的这些岗位,基本都是偏综合管理方向的,而公示入职的硕士博士,基本都是文科性质的。如果他们去搞研究搞实业,又有人会说他们是纸上谈兵,乱弹琴。
北大清华每年有多少学生毕业,绝大多数学生还不都是在普通的岗位上默默工作默默奉献。
有人把此事和事业编制扯上关系,我觉得更是可笑。
还记得前段时间合肥某研究所硕士博士集体辞职事件吗,他们可是放弃了事业编制,他们可是放弃了福利分房,他们去向基本都是相关的科技成果企业。
而北大清华的硕士博士扎堆进余杭街道办事处,这难道不也很正常吗?工作双向选择,有人非得解读为他们为了稳定,为了事业编制。
有人进有人出,都是正常现象。
而且基层的事情都很复杂,也非常繁多,因为要直接面向民众,所以这些基层的岗位,更需要高层次的人才。不要以为基层岗位是舒适的是稳定的,你做不出成绩来,照样待不长久。
最后说一下:
每个岗位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必要性,而每个岗位,也都有它自己的准入门槛,岗位与人匹配,人与岗位也要匹配 。
我们看到相关消息,名单中的一位录用人员柳某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2018年来到余杭区东湖街道工作,这个岗位是他自己选择的。他刚入职的时候,基于对法律法规的熟悉以及扎实的文字功底,在办公室工作,主要是综合性材料的撰写。考虑到其综合能力强,工作一年后,他升任街道团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