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其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而导致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戊戌变法已经不符合社会变革的需要,而变法的主体本身也存在着无法改变的软弱性。如果我们回到变法的时代,其实我们会发现人们对于戊戌变法的态度并非是一味的反对。正相反,从当时满清王朝的实际者慈禧,到当时统治阶级最为倚重的重臣都在不同程度的支持变法。只是支持的力度有所差别而已。
伴随着甲午海战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其时的清政府从上到下其实都已经意识到必须要进行改革了。只是如何改革,怎么改革,人们人们在这上面有着不同的态度。针对于改革而言其实也包涵两个派系,一个是慈禧所代表的保守改革派,另一个是光绪为代表的激进改革派,也就是变法派。
对于保守改革派而言,他们只是希望改变一些表象性的问题。通过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来推进国内的经济、军事发展;通过向外输送人才,来培养一批清政府的专业人才。因为这些人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有着相当的话语权。当然,我也并不否认在这些人里面有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存亡的人,但他们对国家的担心,远不及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所以这些人的要将改革一事留于表面,不会做深层次的改革。
而对于变法派而言,他们除了要改变这些表象性的问题,在见到了当时西方列强制度的先进性之后,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日本因为明治维新而得以迅速发展之后,他们意识到,如果想让国家富强,那么必须要进行一场更强烈的改革。
于是,一场缺乏群众基础,理论思想做指导的,只有皇帝与少数官员支持的,由知识分子来推动的,激进而又单纯的变法开始了。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变法中触动了当时社会上层的哪些利益,而导致了变法最终的失败。
第一点,从政治上变法有这么几点,广开言路,允许百姓进言,裁撤机构,取消臃肿的官僚机制;任用新人,提拔维新派人士。仅从这三点来看,变法就触动了当时官僚集团的利益。由于社会阶层的不同,官僚们是不会接受他们眼中的庶民来对国家提出意见的。而裁撤机构,那就意味着会有很多人事业,据统计当时仅京城就有上万人因为裁撤机构而失去职务。而任用新人,又势必会影响到保守派的地位。
第二点,在经济上,维新派主张开民办工厂,这一点对于那些在洋务运动中已经获利的官员,无异于是分他们的羹。要知道,支持变法者的重臣几乎都是当初的洋务运动的推动者,而这些人在洋务运动中借助国家的力量开办工厂,为自己谋取了大利,又怎么会轻易的放手呢?
第三点,在思想上进行改革,这种思想上的改革,一个体现在教育上废除八股,另一个体现在在民间改祠堂、庙宇为学堂。关于这两点,在前一点我是赞成的,八股文的确抑制了人们的思维,但废除八股文,也就让当时一批老的读书人失去了自我实现的机会,自然会有人反对。而第二点那就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了。要知道越是重臣越注重这些家族祠堂,可是他们这么一改建,会触动多少人心里的那根弦呢又?
因为本身就因为革命性不强,缺乏理论思想,和群众基础这些先天不足,再加之变法的几条重要举措又都严重的影响了当时统治阶层的巨大利益,最终戊戌变法也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