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中,女性文学造诣较高者当推宋代四大才女,有“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的李清照,有“女流之杰者”朱淑真,有“女流中黠慧者”吴淑姬,还有“才比班昭”的张玉娘。她们以作品出名的,被称为四大词家。此四大才女作为宋代女性作家群体中的佼佼者,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身份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张玉娘,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她出生在仕宦家庭,自幼饱学,敏慧绝伦,尤其擅长诗词,当时人曾经将她比作东汉曹大家(班昭)。她著有《兰雪集》两卷,有人称之为李清照《漱玉集》后第一词集。
吴淑姬,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二、宋代四大才女的创作成就
宋朝是历史上饱经风霜的一个时代,在辽金不断的侵犯下,内忧外患战乱连连,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身处于动荡时期的四大才女虽然不像男子那般能出入沙场保家卫国,但她们深谙百姓疾苦,创作出了一系列的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
李清照历经“南渡”时期,目睹了许多哀鸿遍野的悲惨景象,但她在知天命之年仍慷慨激昂地说:“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她要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驰骋沙场,抵御侵略,收复失土。作者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了,尚有如此高亢的爱国激情,谁也不会想到这竟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人比黄花瘦”的作者发出的声音。
张玉娘依照乐府古题,创作了许多边塞诗,在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发出了气势磅礴的雄壮旋律。譬如《从军行》“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长驱空朔漠,驰捷报明王。”诗中描写了一位英勇善战的英雄,在秋霜时节来到边关迅猛杀敌,终于凯旋而归,充满了作者对收复河山、打败敌人的胜利信念。
在夏日骄阳似火时,农田遭受旱灾,朱淑真带着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写下了《苦热闻田夫语有感》:“云霓不至空自忙,恨不抬头向天哭。”诗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农民们遭遇天灾的心急如焚,眼看着一年的辛苦收成就要颗粒尽毁,只能“恨不抬头向天哭”。作者把农民的苦痛归咎于统治者的漠视,斥责他们是“轻薄儿”。说明她已经超越自己的出身,具有农民的思想感情了。
吴淑姬著有《阳春白雪词》五卷。宋黄昇选编《花庵词选》,评云:“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安。”《阳春白雪词》惜已失传,仅在《花庵词选》中保存了三首。
三、善于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触景生情,又把丰富的感情注入景物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中赋景的艺术效果。如吴淑姬《惜分飞?送别》:“惟有多情絮,故来衣上留人住”,朱淑真《蝶恋花?送春》:“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这里的柳絮、雨都富有人情,送别时的伤感、春暮时的愁绪与这些景物融合在一起,使词中的主题更加凸显。以景物喻情。使用该手法,能使抽象的行为具体化,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朱淑真对“岁寒三友”怀着特殊的喜爱,其中又尤好梅、竹,梅竹的品性正是诗人孤傲高洁情怀的体现。诗人托物言志,是咏物,也是自勉自励。
张玉娘用坚固的金石比喻男方的矢志不渝,用冰霜比喻爱情的高洁:“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霜洁”朱淑真以一双白壁比喻两人爱情的纯洁美好:“白璧一双无玷缺,吹箫归去又无缘。”吴淑姬以心儿的大小来比喻愁的大小,“心儿小,难著许多愁。”李清照写作时才思如泉涌,诗句在深夜频频闯入脑海,她写道:“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
《长相思》:“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吹。”淑姬这首词以贞洁的梅花自喻,描绘了深冬残雪中梅花的遭遇,并与自己遭污受屈的不幸命运作类比,恰到好处地实现了人、景、情、遇的完美结合、获得地表白了她渴望洗雪冤屈,要求自由的心情。
四、代表作品赏析
1、朱淑真爱梅之情浓,实际上与她对梅花品格的理解崇尚之深,自身的孤独无人可诉之深有关。梅花冰清玉洁,气质高雅,绝尘脱俗,独占一枝春,这些都与朱淑真自身崇高而纯洁的感情节操水乳交融。
一夜青山换玉尖,了无尘翳半痕兼。寒鸦打食围沙渚,冻雀藏身宿画檐。野外易寻东郭履,目中难认塞翁髯。梅花恣逞春性情,不管风姨号令严。——《雪》
其实这正是朱淑真独立于社会现实的姿态。处于严酷现实中的朱淑真也正如风雪之中傲然独放的梅花,存在着,伸张着,不被现实所左右,不为现实所屈服。孤芳高洁的梅花正是朱淑真的化身,她对梅花其品德、操守的咏颂,其实也是对自己的咏颂。是她在自然物中对自我的一种观照。在朱淑真笔下的梅花,此时已不是纯客观的外物,而是与她心灵交感,相互理解的“人化了”的自然物,它是陪伴朱淑真寂寂生活的一个伴侣,是她的知音。
2、吴淑姬虽对未婚夫感情不深,可想到第一次婚姻就如此不幸,内心很伤感。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郁郁寡欢,并写《祝英台近·春恨》一词,抒发自己的心中忧愁:
粉痕销,芳信断,好梦又无据。病酒无聊,倚枕听春雨。断肠曲曲屏山,温温沉水,都是旧、看承人处。
久离阻,应念一点芳心,闲愁知几许?偷照菱花,清瘦自羞觑。可堪梅子酸时,杨花飞絮,乱莺闹、催将春去。
这首词写独自闺中,倚枕听春雨,想到春意盎然之际的曲曲屏山,温温沉水,这一切都将随着春天的逝去而消失,这怎能不引少女的惆怅?下片含蓄地点明“春恨"并不真的是“恨春",三春将去,春意阑珊,春雨淅沥,这一切外部景观只不过是词人诸多闲愁外射的媒介物。正是由于心中无限惆怅,偷照菱花,清瘦自羞觑,才更觉得春花善心恨,春雨添愁。在这样的心境下又恰逢这杨花飞舞,黄莺乱鸣,暮春将去的时节,怎么不令人分外伤心呢?一旦春意消失,春光逝去,自己的容貌年华也将逝去,自己将何以堪?
3、张玉娘虽身处闺阁但心存高远。虽身居深闺却心系家国,同时作者渴望不慕荣利、不媚权贵、具有高尚气节“有济时心”的人才能够出现。南宋末年,国力衰微,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南宋王朝危在旦夕,可统治者却无心抗战,朝中投降派掌控大权,张玉娘借对史实的评价,抨击时弊,讽喻现实,抒写现实社会中的家国之恨,显现出满腔爱国之情。《茜桃》正是这样一首代表之作:
爱赏佳人白雪辞,云绫一束费春机。
翻然度上呈诗句,羞杀歌喉与舞衣。
玉娘在诗中借赞扬茜桃以讽刺南宋小朝廷只知一味奢侈享乐,权贵们只知阿奉承,敢于批评时弊者太少,连地位低下的寇准之侍妾茜桃都比不上。
四大才女的词作,更多的是对爱情的伤感与愁绪。有“心儿小,难著许多愁”的满心愁绪,有“燕子楼空,凤箫人远,幽恨悲黄鹄”的愁闷与孤独,还有“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的伤春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