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要在2021年报名笔试?

2023-05-28 20:50:47  [来源:网络]    
字体:【

跨年啊,国考会横跨两个年份,2022年的国考在今年10月15号就开始报名了,笔试时间在11月底,但成绩查询、面试、政审、体检等环节都在22年,所以21年开始的国考被称为22年国考。

备考国考,那么越早准备越好,应届生对于国考非常有优势。

我是前年毕业参加的国考,一次就上岸了,行测71.6、申论81。

上岸说白了就是靠实力和选择,有些人备考三五年都还在水里游,有些人一次上岸,究其教训和经验,关键就在于实力和选择。

我把自己的备考经验,及备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都放在了下面,选择性参考哦

一、选择不对、努力白费:选岗

选岗,一定要明白两点,自己是否符合条件,明确自己未来发展。

自己是否符合条件。一些岗位会限制具有某些条件才能报考,比如所学专业、应届生身份、学历学位等。建议在职位表出来后,列一个表格,分析自身条件符合哪些岗位,把自己符合报考条件的岗位全部筛选出来,确定选择范围。

尽量报考符合条件的岗位,比如如果有明确写着招录自己专业的岗位,那么最好就选择这种,报考人数会相应少一些,上岸的概率能大一些。

可以选择多个职位纳入备选,把每个职位近3-5年内的报考人数,看看报考人数是多是少,横向对比,选择自己胜率最大的那个。

有的岗位报考条件是“三不限”,不限专业、不限户籍、不限专业,这种岗位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报考人数超级多,如果能报其他的,一定不要报这种三不限岗位。

明确自己未来发展。是想要哪个地方的岗位?东部、中部还是西部?想待在家乡还是去省会亦或是其他城市?是要薪资比较高的岗位还是薪资一般、但比较清闲的岗位?是想要发展前途比较好的岗位,还是只想上岸图个安稳的岗位?

如果家庭背景一般,或者人脉都在本地,就建议选择本地的岗位,不要脑子一热就去报考外地,如果去了外地、收入不高,那可能就没那么舒服了,现实很骨感。如果只是以上岸为目的,那可以考虑一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区,那里很多岗位分数不高。

还有一点,一些岗位会设置五年服务期,也就是上岸之后,必须任满五年,这五年内,不能辞职,也不能考事业编,期间如果想辞去公职,只能被辞退,而不是辞职,辞退后五年内不能再报考公务员。如果对这点介意的话,在选岗时一定要弄清楚,意向岗位是否设置了五年服务期。

岗位没有好坏,只有合不合适。选择一个合适的岗位,是满足自己上岸的目的,也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二、资料不对、努力报废:备考资料推荐

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都没有官方指定的教材,所有的教材都是参考,但不论怎样,真题是必买必做的,省考和国考考试内容大差不差,各年各省的真题也可以买来使用。

我备考的时候买了很多资料,后来才知道备考资料质量大于数量,只需要寥寥几本资料就行了,而且很多资料内容都是重复的,只需选择其中质量优秀的拿来备考就行。

下面说说我自己用的、效果比较好的资料吧。

1,行测

市面上3大考公机构是粉笔、华图、中公,它们的教材也用的最多。

粉笔《行测的思维》应该是所有小白都有的书,知识点清晰、详细,帮助小白了解考试的每种题型,对考试内容有个大概的认识。

建议把书大致看上一遍,了解行测的方方面面足够了。我就是买来把书大致看了看,虽然了解过后并不能马上反映到做题上,但这个阶段就是用来扎根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再看题的时候,我就不是一个懵懂的小白了,最起码我知道这个题是哪个模块,有什么知识点。

建议想备考的小白买一套,一定要打好基础,为下一阶段打磨技巧做好铺垫。

基础类教材仅仅是入门级,要想成绩突飞猛进、出类拔萃,还是得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

不管基础部分到底学如何,想把行测做题速度和正确率提上去必须跟着《阿甘上岸说》把做题技巧学透,然后大量刷题,没有什么其他方法。阿甘讲的都是公考最简单、最实用的做题技巧。把阿甘学透了,做题技巧有了,做题速度和正确率上来了,考个高分不难。

我是先看教材熟记行测不同题型的特点再听老师讲解经典例题的方法理清解题思路,跟着学的过程中配合着刷题打磨方法基本上当天能把做题技巧记住。练个几天一个模块轻松搞定。尤其是做资料分析的时候,直接紧抓关键数据,代入总结好的公式,不到一分钟解决,简单的题直接秒杀,行测模考稳稳的70+。

刚备考时听说过一句话,“行测刷题过万,一定会有质变”,这句话虽然夸大了刷题的作用,但也说明了一点:行测一定要刷题。

《决战行测5000题》,题量很大,针对行测五个模块各出了两本书,一本是专项题一本是答案。里面的题都是针对模块搜罗的历年真题,质量很棒,答案解析小白也能看懂。

刷题一方面是要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模块,然后再制定不同的备考策略,另一方面是磨炼自己学到的技巧。我是把从看阿甘学到的做题方法应用到做题上,不会做的再回去看网课。

建议做错的题一定要记在笔记上,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是什么,是看错题了,还是技巧掌握不牢固。

刷题需要注意一点,这里面都是分模块的专项题,做的时候可能都是做几道题再停一下,而且一道题花好几分钟才做出来也没啥,但考试时行测时间只有120分钟,题量又大,留给没到题的时间只有40多秒,还得要求一口气顺畅着做完,不能停,所以到后期,一定要做真题,锻炼对做题时间的掌握,和不同题型的思维切换。

2,申论

《申论的规矩》,申论入门基础,适合所有申论小白,内容整理的很清楚,知识脉络很清晰,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各种材料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思路都写得很清楚,新手看了也能建立申论思维。

这本书把我从小白带进申论的世界,让我能够系统的了解申论的方方面面,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认知,买来之后花了三天时间把它看完了。

申论更多的还是靠刷真题。我用的是《决战申论100题》,里面都是分章节的真题,都是全国各地历年的真题。我觉得申论做真题不用太过于追求数量,对每一套真题要拿出十足的认真去做,当做一场考试一样对待,做完之后对照答案分析,看看自己做的怎么样。

这里要说一句,申论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有答案都是机构自己出的,所以对待答案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答案解析可以当做参考,和自己的答案对比一下,看看自己哪里还有缺少要点、有待进步的地方,千万不能认为答案就是完全正确的。

申论还在于积累,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虽然看似没什么用处,但如果申论想拿高分,一定得在平时对积累重视起来。

我自己是买了一套《半月谈》杂志,里面是典型的申论思维,没有套话官话,对于想备考申论的人有极强的学习性,是提升申论能力的最好书刊,同类型的还有《人民时评》等。建议平常多学习一下上面的文章,学习他们写文章的脉络、主题思想、用词用句,仿写一下,弥补跟他们的差距。

三、计划不对、只能撤退:备考计划

很多人都是头脑一热,喊着要考公,然后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里,再也没抬起头看看自己的备考计划。

有一个阶段清晰、目标合理、正确高效的备考计划,才能事半功倍。如果计划是错的,或者不够合理,那还是趁早撤退,不要想着考公了,只是白费力气。

一个正确的备考计划,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行测、申论复习时间基本相当

2,行测针对不同模块要有不同的备考策略

3,对申论积累要持之以恒

4,总结、回顾、复盘要贯穿始终

5,重视全真模拟,营造真实考场

每个人受限于工作、学习、生活等,能分配的备考时间是不同的。在职备考和全职备考肯定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应届生临近毕业时,学校事务会很多很繁琐,会很干扰备考时间。

个人认为,备考时间3-6个月最好,在职人员备考时间可以半年,全身心备考的可能三四个月就足够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实际进行调整。备考时间过短,知识储备不足,一次就上岸的几率不大,而且失败后容易影响冲劲,对后续备考也有影响;备考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疲劳感,心生厌倦,也容易产生玩忽职守的心态,时间过长,最开始学到的知识也容易遗忘。

我当时是临近毕业时备考的,备考时长有4个月左右,我把自己整个备考过程分为4个阶段,仅供参考:

了解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把过一遍教材的阶段,把买来的教材大致读一遍,对考试内容有个了解,知道考什么就行了。这个阶段开启之前还可以做一套真题,看看自己有哪些题可以作出来,哪些题是看都看不懂的,接下来可以着重了解不太会的题型。

学习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就是看课和做题。可以做几套真题,找到自己不太掌握的知识点,看相对应的网课和教材,针对性的学习,夯实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穿插着做真题。

提升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刷题的阶段。行测要多而深,尽量多做题,把每道题背后的知识点都搞清楚,熟悉基础知识在变化下的使用技巧;申论是少而精,不用追求做大量的题,但做一道就要将材料琢磨明白,题目要求准确把握,以后遇到同样的题或者相类似的题,能够做到分析全面。遇到不清楚的回去翻看阿甘和教材。

冲刺阶段:考前最后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要丢掉以前的笔记,采用回忆的方式,把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思维框架,可以翻开之前做过的卷子,用形成的思维框架再做一次。然后才是重点,这时候就要模拟真正考场的情况了,模拟真正考场开始的时间,限制的时长,锻炼自己临阵不惧的心态。

四、不懂避坑、备考心累:盘点备考中的坑

备考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坑,稍有不慎便会跌落进去,对备考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间歇性努力,持续性堕落:公考复习时断时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严重浪费备考时间,减缓备考进度。

专注套题,忽略模拟:平常把更多精力放在专项训练上,而忽视了模拟训练。真正考试是时间很紧张,只专注套题训练,忽视了模拟真实考场,到考试时容易慌乱、无法冷静运用知识,最终成绩完全不同于模拟成绩。

行测:

模块不分轻重缓急:每个人对五个模块的熟练度都不一样,在真正考试时应该发挥优势模块,更多精力放在优势模块上,对弱势模块可以“战略性放弃”。备考时也应对各个模块制定不同的策略,如常识判断模块内容杂乱,复习起来没有性价比,可以减少复习时间。

盲目刷题、有量无质:行测刷一万道题,如果没有总结、提升,那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刷题应该是为提升正确率、做题速度而服务的。

申论:

重行测轻申论:很多人备考时把90%的精力给了行测,10%的精力给了申论。行测和申论都很重要,应该一碗水端平。

重大题轻小题: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大作文上,忽视了小题是按点给分,复习效果更好,更容易拉开差距。

重积累轻练笔:申论很大一部分都要靠积累,但更多的还是要练笔。就算材料看的再多,没去动手把知识输入到纸面上,也只是白费力气,甚至有很多人到考场上才真正把申论题做完。

希望我的经历对你有帮助!给我点个赞吧!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