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单就二战的表现而言,没有任何人可以和朱可夫元帅相提并论。
先拿成绩说话:
(1)1939年9月在哈勒哈河击败日本,遏制了日本出兵苏联远东的野心,此战以死亡失踪9000人的代价歼敌五万人(日本承认阵亡失踪8717人)。
(2)1941年因为与斯大林在乌克兰首府基辅问题上的争执,被解除总参谋长职务,而正因为斯大林的固执己见导致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合围,66万人投降,损失巨大。
(3)叶利尼亚突出部战役,这也是斯摩棱斯克会战种苏军唯一一次胜利。朱可夫用第24集团军的10个师收复了叶利尼亚突出部,重新获得斯大林赏识。
(4)列宁格勒保卫战,1941年9月10日朱可夫临危受命被派往陷入德军重围的列宁格勒,接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指挥部队全力保卫列宁格勒。朱可夫用很短的时间稳定了列宁格勒的形势,让德军放弃了短期攻克列宁格勒的计划,转头扑向莫斯科。
(5)莫斯科保卫战,从列宁格勒刚刚返回的朱可夫立刻摸清了莫斯科防线的弱点,并接任西方面军司令员,他快速重建了图尔吉诺夫—沃洛科拉姆斯克—多罗霍夫—纳罗福明斯克—谢尔普霍夫一线,遏制了德国中路的快速突进,保障十月红场阅兵的进行,紧接着他分别挫败德国对莫斯科的三路进攻并转入反攻,歼敌50万,打破德军神话,逆转了形势。
(6)天王星作战计划,也可以看做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此战朱可夫和另外一位将星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一起,在坚守斯大林格勒的同时,从两翼对德军实施强大突击,歼灭德军33万,这一战役也被看做是二战转折点。
(7)白俄罗斯战役,此战同样由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两位元帅指挥,他们协调4个方面军在宽大正面上同时突破敌军防御,围歼敌军重兵集团,此战过后,德国被全部赶出苏联国界,部分地区深入波兰,逼近德国国境,德国败局已定。东线作战进入大反攻。
(8)柏林战役,这场战役无需多言,更多是朱可夫的一场荣誉之战,苏联的复仇之战。
从以上简单罗列可以看出,东线作战几乎所有有影响力的大战役全部由朱可夫指挥,可以说他以一己之力逆转了苏德战局,改变了二战的胜负,网上有人认为朱可夫用兵善于人多取胜,技巧不足,这纯粹是不懂军事胡说八道,兵者,诡道也,打仗不是骑士单挑,经历大清洗的苏军面对先发制人、装备水平、训练水平甚至战术理念都远远强于自己的德国对手,要想获胜,只能充分发掘自身优势,而苏联的优势无外乎那几样:人多,主场优势,铁血指挥。
朱可夫可谓把苏联的优势发挥殆尽,虽然许多人回忆都认为,朱可夫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但他用自身强大的个性拯救了苏联的国运,就这一点,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
反观二战战场上其他指挥官,能与朱可夫抗衡的一个都没有,许多人拿德国元帅举例,在这也大概说说这些竞争对手。
(1)“闪击战之父”古德里安,在战术理念方面可以看做是革命性人物,他对坦克的使用直至今日依旧有很强的学习意义,但他只是战术层面的大师,连个元帅都没有捞到,在大兵团作战方面与朱可夫相差甚远。
(2)曼施坦因,这位老兄与古德里安、隆美尔合称德国“三大名将”,二战早期功勋卓著,入侵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国的作战方案都是他写的,但他在列宁格勒拿朱可夫没办法,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会战是朱可夫的手下败将,正面PK败北,直接出局。
(3)隆美尔,此君的主要成绩都在北非,资历地位都较浅薄,1940年才是个师长,北非战役名气很大,但对手实力十分有限,英国人吹牛的水平远远高于他们打仗的技巧,就那几万人和德国磨磨唧唧,搞得天下皆知,难怪有人说隆美尔是“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
笔者不否认隆美尔在战术素养和战术技巧方面的实力,这点同样适用于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但就好比是足球比赛,虐菜打的再好意义不大,面对强者的淘汰赛才能展示绝对实力。有本事去把朱可夫干掉啊!
说完德国再说盟军,盟军拿得出手的以美国为主,也就巴顿、尼米兹、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几个,这里限于篇幅不在详细单列,大概说说。
巴顿就算了,他更像一个被神话的西部牛仔,被人记住是因为他鲜明的个性,至于成绩也就那么回事,1944年才是个集团军司令,和朱可夫比不够格。
尼米兹、麦克阿瑟的功绩都在对日作战,以海战和登陆作战为主,就日本人和美国实力对比来看,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尼米兹、麦克阿瑟能力不差,但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
真正能和朱可夫比一比的也就艾森豪威尔,毕竟是盟军总司令,诺曼底总指挥,成绩在那,但实话实说,以美英联军的实力,诺曼底换个人指挥也一样能赢,且“霸王行动”已经到了1944年,德国败局已定,用斯大林的话说:即使他们不参战,靠自己的实力也能打败德国。
至于什么山本五十六、蒙哥马利之流,不能说没实力,还是以足球联赛为例,指挥一只中游球队打进联赛前四,并在强强对抗中获得1-2场胜利,就说自己是冠军教练?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不信的。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