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凭借商业而名闻天下的古镇不在少数,然而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战乱的破坏,昔日的繁华重镇也逐渐没落,毕竟不是所有的小镇都如乌镇、景德镇一般,凭借特色,即使在今日尚有立足之地,就如朱仙镇的没落一样,河南赊店甚至更鲜为人知。
赊店镇隶属于河南南阳,南阳是汉光武帝刘秀的老家,赊店这个名字也和刘秀有关,刘秀赊此地店家印有“刘记”字样的店旗起义,建立东汉王朝后,刘秀将他当年赊旗的店改名赊旗店,民间俗称赊店。
在古代,水运便利的地方,一定繁荣富贵,例如扬州、汉口,赊店位于潘河、赵河交汇处,三面环水,明初,10余万人从山西洪洞迁至全国各地,其中有一批就来到了赊店,山西人善于经商,从万历年间至清末,赊店日渐繁荣,与朱仙镇、佛山镇、景德镇并称全国四大商业重镇。
乾隆时期,赊店商业达到鼎盛,镇内流动人口达十三万,各地商人云集此地,建立同乡会馆,其中以山陕会馆最为壮观,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历经6帝136年方完工,被誉为“天下第一会馆”。商业繁荣的地方自是少不了银行,道光年间,山西“蔚盛长”票号在赊店设立了河南第一家分号。赊店有茶庄、茶社二十余家,是中俄万里茶道的中转站,南船北马,昼夜不息,民间称“拉不完的赊旗店,填不满的北舞渡”。
咸丰七年,捻军火烧赊店,为保卫家园,第二年,全镇商民集资建造了环城16里、高达3丈有余的城墙,这是全国唯一具有皇家规制9座城门的古寨墙。光绪末年平汉铁路通车,水运萧条,赊店镇也逐渐失去了贸易中心的地位,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为何赊店镇的没落比之朱仙镇、扬州更加严重?从民国到日军侵华期间,赊店屡遭轰炸,盘据此地的各种“杂牌军”,横征暴敛,市民不断外逃,商铺歇业,十三万之众的繁华巨镇仅余万余人。
1947年11月13日,陈赓兵团解放赊旗镇,这座豫南巨镇方再次获得新生。千年的时光给这座商业巨镇留下了浓重的商业痕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行业的庙宇,例如火神庙(鞭炮行)、马神庙(马车行)、大王庙(船运行)等,国内仅存的清代最完整的税务衙署厘金局,全国保存完好的水陆码头古遗址,现在我们熟知的“赊店老酒,天长地久”的赊店老酒,在明清时期就随着赊店的名号而誉满天下。
2014年,赊店古城入选全国十大“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镇”,仅次于浙江乌镇。“赊店古镇千年传,三河四水围中间。七十二街有规划,三十六行行占先。”关于这座昔日的商业重镇,你有什么要分享的吗?欢迎在评论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