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万里路,不如读书路。
我是千河,我来回答。
明朝时期的皇后为何大多出身寒门?
这个问题呢,很好解释。从古至今,朝纲霍乱,外戚专权。一直未停止过。所以明朝吸取了前朝外戚干政的教训,严格控制后族的势力,因此明朝的皇后多为小家碧玉,来自民间。
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而且偏重于选择清贫之家的女子,试图以此辅佐皇帝去节俭勤政,后族爵位虽高,却基本没有实权。
朱元璋还在宫内挂了一块红牌,上面镌刻着警戒妃嫔不能乱政的话,而明代历代的皇帝也一向对此严加防范。
那么,明朝是怎样确定这些妃嫔的“最高领导人”——皇后呢?
据史料记载:明代选后妃的制度十分规范,并逐级加以筛选淘汰,大概来说有以下七个步骤:
第一步是“海选”,每当皇帝到了大婚年龄时,皇宫都会派遣宦官到全国各地挑选年龄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的少女,从中选出5000名由皇家支付路费,由父母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京城进行第二轮选拔。
第二轮选拔时,宦官们选择一个较大场地,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一番察看后,把那些过于高矮胖瘦的少女淘汰,这一轮大概会淘汰五分之一。
在初选的第二天进行第三轮选拔,宦官们采用第一天的列队方式,仔细察看每人的五官、头发、皮肤以及音色、仪态,只要有一项不合规定,便被淘汰,这一轮又会淘汰剩余人数的一半。
剩余的大约2000人会进行第四轮的精选,这一轮,太监们不仅会用尺子细量少女的手足,还会考察少女的步姿与风韵,这一步又会淘汰1000名少女,最终留下的1000名美女召入宫中继续参加选拔,而太监们的使命也至此画上了句号。
过了这四关的女子大概只有1000名,都成为了宫女,但是能否成为后妃,还要进一步的观察。
入宫后,宫中宫娥们将那些宫女分别引入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察其贞洁”,身上不能有一丝疤痕,肌肤必须细腻光泽,这样,从这1000人中再选出300人为宫女头目
第五关是由皇帝派遣的宦官详细观察这300名留宫的美女一个月,依据她们的性情言语,判断性格是否温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并且贤惠。
据此,再筛掉250人,剩下的50人便自动晋级为嫔妃。
第六关是“选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从50人中选出三个供皇帝钦定。
最后由皇帝钦定一名皇后,一般“选三”后陪选的两名美女,都会被封为贵妃。
但也有被赐予金银币退回家的,如明光宗当太子时选太子妃,刘氏与郭氏姐妹进入最后一轮角逐,郭氏老大被选为太子妃,其妹与刘大姑落选,赐给金币后返回家中,据载,这位刘氏自感身价百倍,回故里后不愿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辈子剩斗士。
题外话第一代皇后-马皇后
明朝时期,最为人熟悉的女人肯定是马皇后。早年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时候,不断建功立业的朱元璋娶到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从此开始,朱元璋在郭子兴阵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到了之后接收了郭子兴的余部。
明朝建立之后,马皇后被立为皇后,此时的马氏到达了权力的巅峰,马皇后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贤后。这一点是其她明朝皇后不具备的,在马皇后的辅佐下,朱元璋少杀了很多人。这样的话,马皇后还是出身挺好。
最具权势,权利大的皇后
诚孝张皇后的一生经历了六朝,这一点是历朝历代皇后都不具备的。早在明成祖朱棣时期,诚孝张皇后就是孝顺贤德的,这一点得到了明成祖和徐皇后的欣赏和喜爱。诚孝张皇后的父亲是节度使张麒,当时的张麒并不是什么显赫的官员。
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炽被立为燕王世子,同时封张氏为燕世子妃。到了永乐二年的时候,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后来朱高炽即位之后,张氏被立为皇后。成为了皇后的张氏,没有权势的欲望。
明仁宗的在位时期非常短,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后明仁宗与张皇后所生的长子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到了这时候张氏已经成为了皇太后。由此张氏的权力不断扩大,有了左右朝廷的能力。明宣宗即位的时候,年龄还不大,很多大事都需要向母后请示。
不过张氏是遵从祖训的,当初马皇后就是参政而不乱政,这一点张太后也做到了。可以说张太后有太后之权,但是绝不弄权,更为主要的是,张太后与明宣宗不玩弄心术,因此张太后没有成为武则天一样的女人。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张太后辅佐明宣宗,达到了重才纳贤的朝政,这让明朝走入了一个新的巅峰,永乐盛世得到了延续。在张太后的尽心尽力辅佐下,出现了“仁宣之治”。可惜的是,明宣宗在位仅仅十年就驾崩了,终年38岁。
于是明英宗即位了。张太后成为了太皇太后。不过明英宗即位的时候仅仅9岁,什么事都不懂。于是大臣们要求张太后垂帘听政,可是她拒绝了,并且告诉大臣们:“我不能坏了祖宗的规矩。”就这样张太后更加得到敬重。面对这样的朝政,张太后将老臣召集到了一起。
张太后召英国公张辅和杨士奇、杨荣、杨溥及礼部尚书胡濙入内,并且对他们说:“如今皇帝年幼,需要各位齐心协力,共同创造辉煌。希望你们尽心尽力辅佐皇帝。”在张太后辅佐朝政期间,最为主要的就是张太后协调君臣之间的关系非常厉害。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张太后病逝。同时明英宗给了这位太皇太后非常高的谥号——“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可以说张太后的一生就是不平凡的。在《剑桥中国明代史》中,给予了张太后高度的评价。书中的评价很多,只截取一部分内容。
书中的内容是“她在朝廷中,不论在礼仪上和事实上都取得了最受人尊敬的地位。此外,在前一代皇帝统治时期,她作为皇太后已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政治的决策。”由此张太后在明朝的权势不可小觑,但是也没有坏了祖宗规矩,这一点要比很多皇后强。
好了,我是千河。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