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露天矿矿区景观独特,气势恢宏,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对旅游者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当夜色降临,矿区坑内的灯光与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让人感觉有置身于外太空的错觉。西露天矿作为人类工业活动留下的痕迹,既是工业文明的奇迹,更是一种人为的大地艺术。由于西露天矿的知名度,转型发展工业旅游项目是很有优势的。
现在西露天矿所开展的旅游项目及相关措施只不过是西露天矿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本人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觉得在众多的改造方案设想中将景区建设的进程分三个阶段,分别选定不同的市场目标的方案比较靠谱。
第一阶段,即景区开发建设初期,其主要是吸引近途的观光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重点在辽宁中部城市群上,随后逐步扩大全辽宁。
第二阶段,景区建成后的发展期,这阶段,景区各项设施均建设完毕,处于品牌树立阶段,可将重点放在中远途市场上,在确保原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将目标市场范围扩大至东三省全境,并依托沈阳市的影响,凭借区域旅游母港的优势,争取开发部分位于辽宁省西南方向省市的客源市场。
第三阶段,景区成熟期,这一阶段紧急的品牌已经确立,在国内市场中已经有一定影响,可以考虑开发国际市场,重点目标先期重点开发日本及韩国市场,最后再逐渐发展东南亚、欧美市场。
而西露天矿景区旅游产品的定位,大致分为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类、节日会展三类。
但不要忘了,矿区的旅游开发还要凭借、依托抚顺市的近、远期城市规划。
2017年九月,国务院同意通过了《抚顺市城市总体规划》,在批复中指出,要结合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逐步把抚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要求抚顺市要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做好。要做好城市整体设计,加强对重要地段建设高度,体量和样式的规划引导和控制,突出以近现代工业文化为特质的北方山水城市风貌。解读这份总体规划,我认为抚顺市政府对于西露天矿等工业遗存的基本态度是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应的我对于查阅到的西露天矿工业旅游开发对策也比较赞同,其对策大体如下:
1.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
2.对原企业职工进行培训和安排。
3.引进旅游专业人才。
4.完善服务体系。
四项对策的每项都有更详细的论述,我就不在此引用了。
但同时,我在网上也查阅到了一则旧闻,即2017年中国工程院启动了重大咨询项目《我国煤矿安全及废弃矿井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项目》,集中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养老”问题,另一则旧闻是2018年9月18日的中国能源报刊登的一篇报道,说12位院士联名向辽宁省政府递交了《关于支持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建议》,正式提出了把大坑建设成至少储备1亿吨原油的的储备设施的建议。
消息传出,抚顺居民议论纷纷,对此方案我不做评论,西露天矿作为人类工业文明的象征性景观,不应该也不能这么轻易地在我们这代人手中被消灭掉,就像我们曾经惋惜的北京的城墙、城门一样,在那不可思议的十年中毁掉的字画书籍文物一样,还有近二十年来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开发中消失的优秀的人类遗存一样。
我当然也知道,西露天矿这个大坑由于地质原因给附近居民生活带来的困扰,比较稳妥的办法是随着抚顺城市的建设开发,对大坑周围有危害的住房有计划的逐步搬迁,但现在看动作有限,听说是资金问题。我也听到当地居民的疑问:国家困难时,让我们竭力贡献、奉献,现在国家富强了,应该反哺的时候怎么把我们当成包袱了?他们真的不理解。
正是问题比较严重,影响面比较大,政府态度也在摇摆当中左右为难,所以关于西露天矿的规划,我们老百姓一直也没有看到,对于西露天矿“大坑”的命运与存亡,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悲喜剧”、“滑稽剧”甚至“惊悚剧”上演。
但我相信,随着国家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思维理念的进步,抚顺西露天矿的转型改造一定会成功实现,而昔日欢乐园热闹繁华的景象也一定会在古老而崭新的抚顺重现。
我对此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