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显示,仅2016年,传统KTV数量就断崖式减少近60%。而到了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KTV行业整体客流量下降70%-80%。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娱乐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这曾经备受追捧的“娱乐顶流”已经“跌落神坛”,而更多新的娱乐方式也随之应运而生。
KTV成青春时的“独家记忆”
在很多80、90后的记忆中,无论是过生日、同学聚会还是单纯为了放松心情,KTV都是首选地。在那一间间闪烁着灯光的包间里,人们借助一首首风格迥异的歌曲宣泄着自己的酸甜苦辣。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这是我们当时最喜欢唱的歌了,如今一起唱歌的人真的策马奔腾各赴各的人生了,属于我们的KTV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谈及曾经和好友一起在KTV唱歌的回忆,小杨的语气显得有些落寞。
小杨在怀化学院读了四年大学,周末时她常常和室友一起去五溪广场周边的KTV唱歌,“那时候一小时是20块钱,我们就经常从下午五六点唱到九点半,因为十点宿舍就要关门了。”曾经五溪广场附近有着好几家KTV,如今记者走访五溪广场一带,发现有一家KTV门外已经贴上了“门店转让”的字样。
位于五溪广场周边的一家KTV,如今已经贴上了“门店转让”的字样。
在智能手机没有普及的时代,可供年轻人娱乐的方式并不多,而KTV凭借着强大的聚集性和氛围感等优势几乎“一家独大”,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娱乐需求越来越多样化,KTV的弊端也逐渐显露。
“我初中、高中和大学都是在怀化上的,以前经常去太平桥、新天地、锦绣五溪那边的KTV……”95后女生小郑告诉记者,学生时代她是名副其实的“麦霸”,但是工作之后去KTV的次数越来越少,“很多新歌或者一些综艺节目里面的歌KTV都唱不了,显示没有版权,唱来唱去都是那些老歌。”
“有的歌配的画面根本不是歌曲本身的MV,就会配上一些特别土的风景视频,有种瞬间穿越的感觉。”
“很难有参与感,因为我本身性格内敛一点,所以每次去都不太好意思去抢麦,而且现在一人捧着一个手机,你唱的时候大家就在各自玩手机,感觉也没有以前的纯粹感了。”
“去KTV总不能一个人去吧,最起码要4个以上才有那种感觉,现在大家工作都很忙,聚一起的机会太少了。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老歌多、新歌少、参与感弱等因素,让KTV逐渐被一些年轻人抛弃,而随娱乐市场需求变革应运而生的新型娱乐方式也正在分流走KTV所剩不多的热度。
年轻人的娱乐需求更加多元化
8月27日,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网民人均每周上网26.9小时。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端的娱乐方式逐渐成为主流,青年们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各种各样新奇有趣的线上娱乐产品。随之诞生的线上K歌新业态也对线下KTV产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2020年中国在线K歌社交娱乐行业发展洞察白皮书》显示,2019年在线K歌行业月活跃设备数接近2.2亿。
手机在手,想唱就唱。线上K歌打破了线下K歌地域、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免费。记者下载了几款最火的K歌类APP,发现除了一些特定的功能需要花钱才能解锁外,大多数功能几乎都可以免费体验。
除此之外,短视频的大火,也让线上K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在短视频平台上,用户不仅可以自己唱、翻唱、对嘴型唱,还可以和主播合唱、连麦唱等等。
“我经常在抖音上发自己的唱歌视频,有时候点赞还蛮多的。”小郑告诉记者,互联网时代下的多样化K歌方式让聆听歌曲的受众不再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而虚拟社交下的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相较于KTV里的熟人互动,也更增添了一种全新的社交体验。
在另一个维度上,由综艺节目衍生到线下的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兴 “沉浸式”娱乐游戏,近年也备受年轻人追捧,一定程度上冲击了KTV “娱乐老大哥”的地位。记者在某软件上搜索发现,在怀化城区就有十多家密室和二十多家剧本杀推理馆。
“打败你的不是对手,不是同行,而是时代”,也许就像这句话说的一样,年轻人依旧有着K歌的需求,只是线下KTV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年轻人需求的多元化,而如何破圈实现新业态的转变,则是KTV“重回巅峰”最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