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他不是小人物,可这个名字是不是看起来甚至有点陌生,作为一个谋士,他远没有郭嘉、诸葛亮、荀彧这些人出名,可是他的做法却足以左右整个三国的走向。
贾诩,字文和,今天的甘肃武威人。贾诩最开始是董卓手下的谋士,可是他很早就看出董卓这个人不堪大用,董卓死后,他献计李傕、郭汜攻打长安,也就是说,搅乱长安的人是贾诩鼓动的,李郭之乱源自于贾诩,这是他第一次影响时局。
李郭二人虽然重用贾诩,可是他们非常忌惮他,贾诩也深知这两个人不过是酒囊饭袋之辈,所以在自己母亲去世时就辞官不做了。
贾诩后来投奔了段煨,段煨虽然了解贾诩的能力,可是他害怕贾诩夺取自己的兵权。当张绣来迎接贾诩的时候,贾诩就去了张绣处,有人问贾诩,段煨对他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投奔别人。贾诩说,段煨害怕我谋夺他的军权,所以我在他这的话他早晚会害死我,可是我去了张绣那,他可以联络张绣,所以一定会善待我的家人。
贾诩在张绣处,张绣对他言听计从。建安三年,曹操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突然有一天曹操听到袁绍要偷袭许都,就立刻回援。张绣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追必败。”张绣不听,继续追击,被曹操打得大败,回来后尚未休息,贾诩立刻说:快再去追!”张绣不解,但是贾诩一再坚持,张绣只能带兵再追,结果大胜而归。张绣问贾诩是什么原因,贾诩说,曹操急于撤兵,不是因为战败,必然是因为后方出事,所以在撤退的过程中必然是亲自断后,将军不是曹公的对手,当然战败,可是第二次再去时,曹公必然去前方领兵,其他人也不是将军的对手了。
建安四年,袁绍招降张绣,张绣想要同意,可是贾诩坚决制止。他说袁绍的势力很大,将军去了那里必然得不到重用,而曹操稍弱,必然善待将军。于是张绣就投奔了曹操,果然,曹操非常高兴,这是贾诩第二次影响时局。
曹操后来准备选定接班人,在曹丕与曹植之间犹豫,于是便私下问贾诩的意见,贾诩一直闭口不言,曹操问他为何不回答,贾诩说:“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暗示曹操不能废长立幼,曹操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就选定曹丕为接班人,这是贾诩第三次影响时局。
后来他觉得自己容易遭到曹操的猜忌,就终日闭门谢客,子女也不同权贵通婚,所以一直被曹氏重用,得以长寿善终。
贾诩算得上三国时最聪明的人,他的聪明体现在对人的了解以及对人行为的预测,他的做法真正左右了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