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获评《金融时报》"年度女性":从中国攀登全球互联网高峰

2016-12-09 15:38:55  [来源:中国青年网]    
字体:【

  12月9日消息,近日英国《金融时报》评选滴滴出行总裁柳青为2016年全球年度女性。柳青是唯一上榜的女性企业家。《金融时报》驻北京记者对柳青进行了专访。

  FT-作为中国最大共享出行企业滴滴出行的总裁,柳青正在将这家公司转型成全球互联网巨头。

  过去两年时间里,全球两大分享出行服务在中国开展了精彩激烈的竞争。作为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极力尝试开拓中国市场,而柳青则是Uber中国竞争对手滴滴出行的总裁。

  在这场竞争中,如果说卡兰尼克代表了硅谷的大男子主义文化,那么柳青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谈吐温雅谦和,似乎是完美中国女性的典型。

  谈起双方互动,柳青笑着说,卡兰尼克“是一位具有进攻性的企业家,但也是个很好的选手”。她提到卡兰尼克对红色运动鞋的偏好颇为引人注目。 “卡兰尼克对于自己品味的坚持给我很深的印象,每次我见到他时,他都穿着红色运动鞋。”柳青说,“他对鞋子的品味从来不变,也许这意味着他这个人很执着,也很专注。”

  那么,柳青如何看待“典型中国女性”的概念?在北京办公室,柳青谈到了中国社会固有的习惯观点。“在中国,女性似乎应该更温柔,发言要更婉转。”她表示,“这种文化上的习惯偏见由来已久。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提高声线,她就可能被认为很有攻击性。”

  然而,让柳青在科技行业声名鹊起的并不是谦和的行事方式。今年8月,38岁的柳青与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一起赢得了与Uber的竞争。Uber将中国业务出售给了滴滴,获得了后者17.7%的经济利益。Uber以咄咄逼人的竞争策略闻名,但滴滴更坚决、更果敢,粮草也更充足。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牌局中,两家公司投入大量资源争夺市场与人心。

  取得胜利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柳青当然居功至伟;但成功更需要坚韧的毅力与承受力。不仅如此:有勇气一边融资数十亿美元,一边全力来投入这样体量的竞争,这还需要对最终胜利的无比坚定的信仰。最终,Uber主动退出了这场史诗般的战争。

  柳青坚持认为,与Uber这场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双方的共同意愿,带来了双赢。她表示:“大家说这是一场与Uber的战争,实际上我并不想用战争这个字眼。因为这不是一场战争。战争是短期事件,而我们谈论的是建设,是着眼于长远未来。”

  柳青办公室的走廊外是颇具几何感的中关村风景,这里位于北京北部郊区,被称作“中国的硅谷”,入驻了多家中国的大型科技公司。这里飘荡着拿铁的芬芳,盛行共享单车,空气中流淌着硅谷那种热忱的传道士精神:技术的发展可以是一场没有失败者的游戏。用柳青的话来说:“仅仅专注于胜负较量,会局限你的潜力。”

  与Uber的竞争只是场热身赛,而柳青目前正面临真正的考验:将滴滴从一家估值350亿美元的打车公司提升为一家全球化的互联网公司。滴滴当前的估值正在接近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这几家公司共同主导了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行业从各项指标来看都胜过了全球其他国家:中国电商市场的规模比美国更大;中国在线支付行业处理的交易量占全球的2/3;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数在全球范围内的占比达到了1/5。柳青给出了另一个案例:滴滴目前每天完成2000万订单,比全球其他共享出行应用的总和大出3倍。

  推动这一数字继续增长需要更精耕细作的努力,也意味着滴滴需要重新定义其使命:2000万看似很大,但与中国全国的出行量相比仍很渺小。柳青表示:“每天2000万订单只占所有人每日城镇人口出行总量的2%; 我们面对着巨大的增长空间。但为了开发这一潜力,我们必须取得重要的技术突破。我们需要投资发展各方面能力,以及人才。”

  与Uber的战争(或者说非战争)的结束给柳青及其团队带来了迫切需要的时间,让他们可以专注这些新兴的挑战。接受采访之时,柳青刚刚结束在美国与多个大数据科学家的会面,风尘仆仆地回到北京。她表示,建立临界规模、积累关键的大多数用户代表了“从0到1”,但如果希望“从1到100”,那么你需要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这样的技术。

  她表示:“现在你一个人出门去打车并不难。但如果有100人走下楼,每人都要打一辆车而且即刻要走,就没那么顺利了。可以想想这样的场景:如果系统可以预知,在目前这个时刻,即中午11点45分,总是会有100人走出这栋大楼,那么会发生什么?如果系统能知道,他们都要前往什么地点,那么会发生什么?再进一步,如果我们知道这个区域司机的目的地都是何处,那么又会发生什么?”在说这段话时,热切的柳青就像是技术的传道者。

  像柳青这样成功的女性商业领袖并不多见。不过她指出,在中国,相对于其他行业,科技行业女性面临的障碍较少。尽管“玻璃天花板”仍然很难打破,但在由用户驱动、被民营公司主导的行业,例如科技行业中,女性有相对广阔的发挥空间。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一项研究估计,中国新成立的55%的互联网公司中都出现了女性创始人的身影。而根据“创新女性(2014)”报告作者维微克・瓦德瓦(Vivek Wadhwa)和法拉伊・齐德亚(Farai Chideya)的研究,在美国创业公司的创始团队中,仅22%拥有1到2名女性创始人。“我的感觉是,在中国,科技行业比其他行业接纳了更多女性。”柳青表示,“在互联网时代,业务成功的关键是理解用户的预期,而你的用户中有一半都是女性。”

  柳青表示感到很幸运,无论是在高盛还是滴滴,她都没有遭遇过性别歧视的问题。经过了一系列精英机构的锤炼,她一步步走向成功。

  柳青生于1978年,她的父亲是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2005年,联想收购了IBM的PC业务,随后又成为了全球最大的PC厂商。柳青表示:“我一直记得父亲所说的一句话:‘困难是必然的’。如果你的心理足够强大,就觉得世上无难事。困难是必然的。这样反而能真正开始享受过程,找到乐趣。”

  确实,柳青似乎有一种举重若轻的能力。她求学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随后在哈佛取得硕士学位。毕业之后,柳青在高盛供职长达12年,大部分时间常驻香港。柳青表示,2014年从高盛离职是“人生最艰难的决定之一”。但是,加入滴滴也是不容错过的机遇。

  当时,程维邀请柳青和其他高管参加了一次西藏之旅,并借此机会促成了柳青的加盟。共享出行行业刚刚兴起,柳青观察到其中蕴藏了巨大市场机遇。作为一位母亲,她深感出租车服务的效率低下令人抓狂。“在刚刚从香港回到内地时,我常常带着孩子们站在路边苦苦等车。当时是2012年,人们还没有类似滴滴提供的这种选择。”

  不过对柳青而言,最有吸引力的是能以自身的力量影响滴滴这家公司。“如果选择加入一家成熟的企业,那只是成为一个既有体系的特定一部分。而如果加入一家只有两年历史的公司,你不会感觉像是职业经理人,你会感觉有这种激动人心的可能,有机会亲手来塑造这家公司,一同创造公司的文化。”

  去年,柳青接受了乳腺癌治疗,目前已经康复。“我很幸运得到了家庭、朋友,以及团队的支持。”她表示。目前,柳青和程维以及团队一起正积极地和各地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促进中国共享出行行业的监管与市场良性发展。“创新总是走在监管前面,但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让创新的成果惠及最广阔的人群。” 面对更难的课题,柳青的方法论一如既往:“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那么就无比坚定地前行――谦和,但无比坚定。”

分享到:

相关新闻